大豆火龙秧防治,关注秧苗生长
序号 | 防治措施 | 实施方法 |
---|---|---|
1 | 选播抗病品种 | 选择抗病品种,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
2 | 控制传染源 | 发病地块根茎要清除烧毁,使用过的农具要清除干净后再到无病地使用 |
3 | 轮作 | 实行3-4年轮作,发病较严重地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 |
4 | 增施有机肥 | 多施马粪、绿肥等有机肥料,促进大豆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 |
5 | 药剂防治 | 亩施5%甲拌磷颗粒剂4-5公斤或3%呋喃丹颗粒剂4-5公斤,播种随开沟施入,预防效果较好 |
6 | 叶面喷施 | 发病后可用上述药剂浸液50公斤灌根;同时叶面喷施液体肥或喷施宝 |
大豆火龙秧,又称大豆根线虫病,是一种全株性病害,由线虫侵害大豆根部引起细菌侵染至病。被害植株生长迟缓、茎叶短小而枯黄,花期推迟,荚少而小,子粒不饱满,严重时不结荚,甚至全株枯死。
大豆根线虫病传染扩散较快,且病原线虫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一旦发病便很难彻底消灭,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选播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降低病害发生概率。
2. 控制传染源:发病地块根茎要清除烧毁,使用过的农具要清除干净后再到无病地使用。
3. 轮作:实行3-4年轮作,发病较严重地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
4. 增施有机肥:多施马粪、绿肥等有机肥料,促进大豆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试验证明,亩施有机肥1500-2500公斤,发病率可显著减少。
5. 药剂防治:亩施5%甲拌磷颗粒剂4-5公斤或3%呋喃丹颗粒剂4-5公斤,播种随开沟施入,预防效果较好。发病后亦可用上述药剂浸液50公斤灌根;同时叶面喷施液体肥或喷施宝。液体肥第一次按500倍喷,隔5-7天喷第二次,按1000倍喷施。喷施宝每亩5-7.5毫升对水50公斤,喷施两次,可促进病株恢复生长。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大豆种植技术的信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大豆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深入剖析大豆火龙秧病虫害,探寻防治之道
大豆火龙秧病虫害,顾名思义,指的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病虫害。这种病虫害不仅会导致大豆生长迟缓,茎叶枯黄,还会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东北地区,大豆火龙秧病虫害的发生尤为严重,每年都有大量的大豆因病虫害而减产,损失惨重。
防治策略二:轮作与土壤管理 实行轮作制度是防治火龙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通过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积累,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加强土壤管理,如增施有机肥、深耕松土等,也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
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可以采用药剂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如甲拌磷、呋喃丹等,按照说明书进行施用。需要注意的是,药剂防治应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以免病虫害蔓延。
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防治方法。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制剂,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在某地区,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大豆,导致火龙秧病虫害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以上提到的多种防治措施,包括选育抗病品种、轮作、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经过一年的努力,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大豆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