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污染饲料可导致生猪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
指标 | 数值 |
---|---|
全球谷物霉菌毒素污染率 | 25%以上 |
中国配合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率 | 80%以上 |
霉菌毒素中毒患病率 | 远高于侵袭性疾病 |
全世界的谷物有25%以上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的污染更为严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一项调查检测表明,配合饲料中不同程度霉菌毒素的污染高达80%以上。这说明生猪中少有不受霉菌毒素危害的,霉菌毒素中毒的患病率远远高于任何一种侵袭性疾病。
霉变饲料主要是由于饲料贮存不当,产生霉菌毒素。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尤其是湿热的夏季,饲料极易受到霉菌污染。很多养殖户在饲料发霉后,觉得可惜还会掺在其他饲料中继续给猪吃。生猪食用了霉变的饲料后会出现中毒现象,进而可能通过食物链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人们通常对外表明显发霉的饲料具有警觉性,但是对外观毫无发霉迹象的饲料失去警觉。事实上,外观正常的饲料的霉菌污染率也高得惊人。据报道,在80份外观正常的饲料样品中,霉菌毒素超标的有66份,占82.5%,加上虽未超标但被污染的饲料,饲料被霉菌毒素危害的比例就更大了。
外观正常但被污染的饲料原料多由田间霉菌引起。因为气候的因素,在子实成熟前已感染,种皮薄弱的胚乳尤其易被霉菌感染,因子实的长大而被包埋,因此,外观正常。田间霉菌种类繁多,除了黄曲霉菌几个少数的仓储霉菌外,最常致害的赭曲霉、青霉菌、镰孢霉和麦角霉菌都是田间霉菌,它们多是形成混合感染,隐藏于外观正常的饲料子实当中,增加了对动物危害的严重性和多靶性,若 不当储存,条件适宜,就会加重污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如玉米赤霉烯酮就是在不当的仓储环境下,污染加快。
霉菌毒素对猪群的危害也众所周知,降低了猪群的抵抗力,导致严重的免疫功能降低、种猪繁殖障碍、生长缓慢、抗生素治疗无效等现象。整个主场饲料...
长期采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其肝脏、免疫系统及造血功能都会受损,造成生猪免疫抑制,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甚至死亡。09.0028.0l饲料霉菌毒素是引发生猪饲料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饲料霉菌毒素可引起免疫抑制和繁殖紊乱,使猪的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给生猪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饲料霉菌毒素对生猪...
霉菌在饲料中生长繁殖需要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在微生物酶、饲料酶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饲料组成成分发生分解,从而导致饲料营养价值的严重损失。
霉菌生长条件四要素:碳水化合物、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氧气。
不同霉菌毒素的危害能对动物产生危害的、最多见到的霉菌毒素多达20多种,分别亲嗜一种或多种组织与器官,并且多能对动物免疫系统产生损害,尤其是黄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造成免疫复合性损害,这种病理作用一方面与这些霉菌毒素的免疫毒理有关,也与它们泛嗜性的病理损害有关。
畜禽食入这些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霉菌毒素中毒。日粮中含有0.1%的麦角毒素会使肥育猪生长缓慢。依污染的严重程度,造成...
现代研究表明,饲料霉菌毒素无论是在许多传染病的发生上还是非传染病的发生上经常扮演“始作俑者”的角色。在饲料霉菌毒素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猪瘟、猪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已是常见之事。在霉饲料中毒的基础上发生的肝肾综合征、母猪膀胱炎、蹄叶炎和蹄裂也不少见。正因为霉菌毒素存在于饲料中的普遍性和对猪组织器官损害的广泛性,成为许多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发生的始动环节。霉菌毒素的危害性超出了人们的认识,成为比许多传染病危害更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者饲料中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农田里、在收获时、在储存或加工过程中生长产生的、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
更常见的,是长期的、低浓度的霉菌毒素给动物带来的亚临床症状,这是对动物健康和生长、生产性能实实在在的威胁,特别是对生长周期比较长的动物如母猪、种猪、种鸡、蛋鸡。
为什么饲料中霉菌毒素不超标养殖户还会反应霉菌毒素中毒? 1、多毒素协同污染
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镰孢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仓储霉菌主要是指储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80%~90%。但是,田间霉菌若在适宜条件下、在仓储环境中也会快速繁殖,造成严重污染。
人们通常认为,饲料稍微有点霉变应该没什么关系,不会引起中毒,从而放松了警惕。有些猪场认为,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增加饲料成本,所以常常是时加时不加,小猪饲料加,大猪饲料就不加,有的甚至母猪饲料都不加。忽略霉饲料中毒的微量性,殊不知有时大猪的涨气、胃溃疡等突然死亡就是霉菌毒素造成的。长期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可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还有吸附肠道毒素、控制和减少腹泻,提高饲料报酬,是养殖增效的好途径。
会导致采食量严重下降,皮下及肌肉出血,繁殖率及免疫力下降。DON对猪只影响较大,摄入DON0.5mg·kg-1,5-7min后即开始呕吐,当饲料中含有DON1...
因此,解决饲料的霉菌污染问题就成为安全养殖的保障。生长缓慢,逐渐消瘦,严重的露出脊梁骨和肋骨母猪:霉菌毒素可导致动物免疫抑制、繁殖障...
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生产中一...
1.影响饲料的适口性,降低采食量。饲料霉变过程中霉菌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并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糖化淀粉,产生异味,具有刺激气味、酸臭味道、颜色异常、粘稠污秽感等变化,而猪的嗅觉又非常灵敏,因此霉变饲料严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降低猪的采食量。
2.改变饲料的营养成分,降低动物对...
迄今为止已经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麦角菌属、镰孢菌属,也是最见的几种霉菌毒素。
从霉菌污染饲料可导致生猪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延伸出来,我们谈谈霉菌饲料危害猪只健康,需警惕与解决。
解决饲料霉菌污染问题,关键在于预防。养殖户应加强饲料储存管理,避免高温、潮湿等不利条件。同时,定期检测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确保饲料安全。此外,使用霉菌毒素处理剂,可以有效降低饲料霉变率,保障猪只健康。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饲料霉菌毒素问题有望得到有效解决。新型饲料添加剂、生物技术在饲料霉菌毒素控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猪只健康问题将得到根本改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