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大学生辞工回乡养鸽创业,立志成为“鸽王”

2009年,陈伟波从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了解到村里的“牛干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村里又有养殖肉鸽的传统,于是毅然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在碧园村创建基地。

大学生辞工回乡养鸽创业,立志成为“鸽王”
初涉养殖,困难重重

最开始,彭诗尧为这250对种鸽找的住处,是大爹家一百多平方米的车库。车库不仅小,通风采光也不理想。更严重的是,虽然他在鸽场学了几天,但实战中还有太多新情况。在规模养殖肉鸽时,种鸽一般是公母成对饲养。每45天生产并孵化一对雏鸽。最开始,彭诗尧由于分不清公母,有时会把同性的鸽子配在一对鸽舍里,导致公鸽大打出手,母鸽则无法孵化。

学习与实践,逐步成长

“比如说鸽子在进食时,一定要喂砂,不然就会生畸形和软壳蛋。”彭诗尧因为不懂砂料的配方,结果因效果不好,鸽子产蛋率低,不良率很高。

2013年春节刚过,他接到一个禽类商行打来的电话,对方表示有渠道销售肉鸽,要找他订购,但量比较大。“我当时高兴得话都说不清了,赶紧给对方说,供货没问题,但给我点时间。”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提振了彭诗尧的信心,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父亲报喜。

扩大规模,迎接挑战

2015年3月27日,33岁的刘伟说,如今,这个1000多平方米的养鸽场年总产值已达60多万元.2004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的刘伟回到自己的家乡第二师31团.没有家人的支持,刘伟创业初期举步维艰。

销售困境,寻求突破

而销售则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河南种鸽场说包回收,真正养起后,彭诗尧才知道这是个笑话。“鸽子都是今天孵几只,明天出几只,等凑到几百只送到河南,前面孵化的乳鸽早就成了老鸽,饲料费用都承担不起。”无奈之下,彭诗尧只得在宜都一家家跑菜市场,但这样也没有什么效果。

坚持梦想,收获成功

官伟明凭借着自己对粤北的养鸽场空缺的坚信,辞职返乡养鸽。每天天刚微微亮的时候,官伟明忙碌的一天便开始了,先是到鸽房打扫卫生,清理鸽子头天残留的粪便和散落的羽毛;接着在鸽子们“咕咕”、“咕咕”的叫声中,给鸽子喂食。

年份 事件 描述
2009 毕业 陈伟波从广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
2013 接到订单 彭诗尧接到禽类商行的电话,对方表示有渠道销售肉鸽。
2015 扩大规模 刘伟的养鸽场年总产值已达60多万元。

出生在宜都红花套镇的彭诗尧,从小就爱养小动物。在他家楼顶的天台上,狗、兔子、鸡等各种动物都是他最好的小伙伴。因此,尽管他考上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也顺利进入到建筑行业成为监理,心中却始终藏着一个动物养殖梦想。

为儿时的梦想,初生牛犊学养鸽

从分雌雄入手,养殖实战跑市场

一个学土木工程的大学毕业生,突然放弃南方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湖北省宜都市吴家岗村农村,干起了让人望而生畏的养殖业,家人没想到;突发的天灾,低迷的市场,频频打击着这个年轻人,创业者没想到;执着地坚持,顽强地拼搏,终于拨云见日,仅短短三年时间,便成为三峡“鸽王”,同行没想到。

这位回乡创业的年轻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道理。

说完了大学生辞工回乡养鸽创业,立志成为鸽王。,接下来聊聊鸽王梦:大学生回乡创业新篇章。

大学生辞工回乡养鸽创业,立志成为“鸽王”

一、项目背景

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股潮流。养鸽业作为一种传统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项目旨在通过大学生养鸽创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在养鸽过程中,彭诗尧不断学习,从分雌雄入手,逐渐掌握了养殖技巧。同时,他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将鸽子蛋推销到宜昌的一家蛋行,解决了销售难题。

刘伟毕业于新疆大学,回到家乡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养鸽场发展成三峡地区规模最大的肉鸽养殖基地,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