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提高山鸡产蛋高峰期,需关注饲养管理及营养供给

高峰期产蛋率陡然上升,增长很快,并且体重仍在增加,要特别注意供给优良的、营养完善而平衡的高蛋白、高钙日粮,满足鸡群对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等各种营养的需要。

提高山鸡产蛋高峰期,需关注饲养管理及营养供给

产蛋鸡在40~45周达成年体重。据测,蛋鸡开产后体重还能增加500克左右。因此,要做好以下饲养管理工作。

饲养管理要点

充分满足母鸡的营养需要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山鸡产蛋率

科学配料,确保营养均衡

搞好防疫,保持鸡群健康

控制光照时间,促进产蛋

合理公母鸡比例,提高受精率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环境

温湿度调控,适宜育雏环境

具体措施
序号 措施 说明
1 供给优良日粮 满足鸡群对高蛋白、高钙、维生素等营养需求
2 禁用发霉变质饲料 防止曲霉菌病发生,保证鸡群健康
3 搞好防疫 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种蛋受精率
4 光照时间控制 促进产蛋,满足雏雉采食需求
5 合理公母鸡比例 提高受精率,降低饲养成本
6 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预防疾病发生
7 温湿度调控 适宜育雏环境,保证雏雉健康生长

保持山鸡的健康状态是延长产蛋高峰期和提高种蛋受精率的重要措施。合理的公母搭配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科学的公母比例为1:3至4为宜。

繁殖期间的山鸡营养成分应全面,代谢能应在2700至2750千卡之间,粗蛋白应超过23%。

选育良种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千克,发育良好,性情温驯,活泼好动,冠髯鲜红,眼大有神,公山鸡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体重在1.5千克以上。

育成雉生长迅速,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龄间进行第2次断喙,方法与家鸡断喙相同。

雏雉笼养6~7周即可转入地面平养或转入育成雉笼。至18周龄这一段时间是雉鸡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龄,已基本接近成年雉体重。

密度: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

谈及提高山鸡产蛋高峰期,需关注饲养管理及营养供给。之后,再深入一下山鸡产蛋高峰期,营养管理关键技术。

山鸡产蛋高峰期营养需求分析
提高山鸡产蛋高峰期,需关注饲养管理及营养供给

山鸡虽经驯养,但仍有野性,养殖时防逃措施需到位。合理的饲养管理不仅能确保鸡群健康,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繁殖期的山鸡对动物性蛋白质饲料需求较高,高峰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到18%-20%。

3. 光照时间控制: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期保持24小时光照,随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饲养管理方面,需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理粪便,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

科学配料是保证山鸡健康和产蛋率的关键。具体配料比例为玉米55%、豆饼15%、麸皮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4%、添加剂0.5%。同时,在每50公斤饲料中添加蛋氨酸50克、氯化胆碱50克、多维素5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