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山东济南警方破获首起毒鱼案,有毒多宝鱼可致癌胎儿畸形

近日,济南公安食药环侦部门通报山东生产、销售有毒有害海产品第一案,将养殖、销售有毒多宝鱼的相关人员抓获。历时8个月查处毒鱼源头,3人被逮捕。只是,食药部门抽检中发现,有酒店售卖的多宝鱼含有呋喃西林违禁药品成分,长期食用可出现患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山东济南警方破获首起毒鱼案,有毒多宝鱼可致癌胎儿畸形
事件回顾
时间 事件
同年12月底 历下公安分局食药环侦中队正式立案,调查酒店购进的多宝鱼来源。
今年2、3月份 警方对销售业户余某摊位进行秘密抽检,发现其销售的多宝鱼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
5月27日 历下警方依法将付某刑事拘留,对其丈夫尹某取保候审,同时将其养殖的10余吨浸泡过非法药物的多宝鱼扣押封存。
6月8日 警方抓获提供呋喃西林的迟某,并刑拘,查扣疑似呋喃西林药粉10余公斤。
案例分析

据悉,呋喃西林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可用于消毒防腐,但不易代谢。鱼类食用后,能在体内留存达2年之久。人类长期食用这种鱼类产品可能会诱发各种疾病,甚至致癌或致畸胎,因此被包括我国在内的美、澳等诸多国家列为禁用兽药。

警方行动

据了解,余某已从事海产品销售二十多年,其售卖的多宝鱼来自日照一养殖场。为查找源头,警方先后4次赶赴日照调查取证,并在日照警方食药环侦部门大力协助下,成功找到养殖有毒多宝鱼的养殖户付某。

至此,省内首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海产品案在历时8个月的艰苦查证抓捕工作后宣告破获。截至目前,案件已刑事处理犯罪嫌疑人5人,其中余某、付某、迟某等3人经检察机关批准被执行逮捕。此外,历下区食药监局也向涉嫌违反相关行政法律法规、未尽到食品原料进货把关义务的酒店开出了行政罚款的处罚单。

此次事件 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海产品时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食品安全。

刚才提到山东济南警方破获首起毒鱼案,有毒多宝鱼可致癌胎儿畸形。,下面来说说济南警方破获首例毒鱼案,警惕多宝鱼致癌风险!。

近日,济南公安食药环侦部门揭露了一起前所未有的毒鱼案,揭开了多宝鱼背后的惊人真相。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食品安全问题,更让消费者对多宝鱼的健康风险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毒鱼案曝光:多宝鱼中的秘密
山东济南警方破获首起毒鱼案,有毒多宝鱼可致癌胎儿畸形
高档酒店查获毒鱼,源头追踪至海鲜市场

案件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有毒多宝鱼并非出自普通市场,而是来自一家高档酒店。警方追踪至济南市某海鲜市场,发现其销售的多宝鱼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警方对市场销售业户余某进行告知,要求其更换进货渠道,但余某依然我行我素,继续销售含有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多宝鱼。

据了解,养殖户付某及其家人从不食用他们养殖的多宝鱼,因为毒性较强。付某等人在使用呋喃西林时也很慎重,不但会一直守在池边观察鱼的反应,还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将病鱼捞出,以免鱼被毒死。只是,为了降低饲养成本,付某使用价格相对较低的呋喃西林代替其他治疗肠炎的药物,最终导致多宝鱼含有违禁成分。

历时8个月查处毒鱼源头,3人被逮捕 多宝鱼口感鲜美,价格昂贵,为何会存在安全隐患 警惕食品安全,从源头把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