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榛子产业基础薄弱,亟待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支柱
在合作社的经营下,铁岭的榛子产量显著提升,但仅有产量,没有附加值,收入还是上不去。怎么办?榛子产业现已成为铁岭县域经济的特色和加工产品。
缺乏龙头企业牵引,榛子产品深加工薄弱。目前我市榛子生产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部分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专院校建立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档次。
政策扶持与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是榛子产业发展的关键。铁岭市出台了涉及信贷、财政、科技、林业、品牌创优等方面的十项榛子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从2011年至2013年,市政府启动了“全市兴农富民土地整理榛子开发建设项目”,共投资6500多万元,用于62个榛子标准园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支撑与绿色发展科技部门每年从科技三项费用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榛子产业发展;扶贫开发部门将扶贫开发项目与榛子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扶持榛农从事榛子生产。
水利部门每年从水利建设资金中优先安排100万元用于榛子基地建设;农机部门将榛子开发机械设备列入农业机械化补贴范围;林业部门将榛子加工龙头企业列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贷款贴息范围。
铁岭市的做法是:培育龙头企业做强加工业。为此,铁岭市围绕榛子产业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先后与北京汇源饮品公司、天津怡浓巧克力生产厂、承德露露集团等知名公司进行洽谈。
更多关于榛子的信息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榛子频道详细了解。
年份 | 榛林面积 | 产量 | 产值 |
---|---|---|---|
2011 | 100 | 300 | 15 |
2014 | 140 | 4500 | 51 |
几年过后,如今在铁岭市,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政府的这一雄心壮志了:当地政府通过实施政府主导、产业化经营、科技支撑和名优品牌“四大战略”,实现了榛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规模出效益,当一家一户的生产受制于成本、管理、销售等问题时,规模经营走上前台。
有了产品,不等于就有现成的市场。为开拓市场,从2010年开始,铁岭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榛子节、首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和铁岭榛子展销会。
了解了铁岭榛子产业基础薄弱,亟待打造成为区域经济支柱。,现在聚焦于铁岭榛子: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一、从单一产量到产业升级通过引入先进的加工技术,铁岭榛子从单一的鲜果销售,拓展至榛子油、榛子酱、榛子零食等多种产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华丽转身。
三、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助力合作社的成立,则为榛农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稳定的收入。例如,铁岭县野生贡榛专业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四、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铁岭榛子节、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的举办,为铁岭榛子打开了市场的大门。2014年榛子节期间,销售榛子40余万斤,展示了铁岭榛子的市场潜力。
此外,铁岭市还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打造“中国榛子之都”的品牌形象,提升了铁岭榛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未来展望:持续发展,共赢未来铁岭榛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铁岭市将继续深化榛子产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科技、市场、品牌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铁岭榛子有望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引擎,带动更多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