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中国杂交水稻:一种通过基因重组培育的高产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不仅助力中国粮食安全,也有助于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第一项转让国外的农业技术,推广到全球70多个国家,国外年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

中国杂交水稻:一种通过基因重组培育的高产水稻品种

中国解决好自己吃饭问题的同时,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粮食安全合作,携手各方提升可持续农业生产能力。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开展国际农业合作的一张闪亮名片,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和负责任态度同各国分享杂交水稻技术。

自1979年中方首次对外提供杂交水稻种子以来,中国杂交水稻已在亚洲、非洲、美洲数十个国家推广应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毕生追求

他的水稻研究帮助养活了世界,袁隆平,一位通过培育高产水稻品种帮助养活全世界的中国科学家,于本周六在中国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水稻研究,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2004年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该奖官网说,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水稻中,1/5来自在袁取得突破性发现后通过杂交水稻品种。

杂交水稻解决世界上人口与粮食不足的问题,由于杂交水稻,无论是产量,抗病性,各种综合形状都要比不杂交的水稻要高,这就意味着杂交水稻粮食出产量的提高,为日益增加的人口,与有限的土地,解决粮食问题。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和负责任态度同各国分享杂交水稻技术。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项目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作为援非十大农业示范中心之一,中国援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示范中心项目于2007年率先启动。中国专家研发出适合当地需求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品种,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粮食产量。2017年,水稻图案被印在马达加斯加新版纸币上。

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目前广泛种植的杂交水稻,具有分蘖能力强,抗逆性高、产量高等特点。从杂交水稻的获得方式上看,它是一种生殖,这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较的变异性。

2001年10月,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 2001年10月,我国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下图所示为水稻的体细胞染色体图。在水稻基因组的测序过程中,需要测定其细胞中_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若该图表示的是某一品种水稻花粉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则产生这种花粉的水稻植株是通过_育种方式...

正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7届亚太区域部长级会议认为,中国首创的杂交稻技术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生根结实,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增加一些国家农民的...

他的目标是发展超级杂交水稻,目标是产量18吨每公顷。 马达加斯加气候条件复杂,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成功培育出3种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的高产杂交水稻种子。使用后,水稻产量达到每公顷10.8吨,远高于当地一般每公顷3吨的产量。未来,我国杂交水稻将有望解决非洲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

6月27日,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向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业合作发展研讨会献上了一段视频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愿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在马达加斯加,经过10多年的推广,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达7.5万公顷,平均产量在每公顷7.5吨左右,极大改善当地民众的缺粮问题;杂交水稻的图案还被...

国家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 平均产量 时间节点
马达加斯加 7.5 7.5 2017年
越南 6 8.5 2018年
巴西 5 9 2019年
菲律宾 4 7.8 2020年

对中国杂交水稻:一种通过基因重组培育的高产水稻品种,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提供重要途径。有了认识后,再研究杂交水稻:全球粮食危机的中国方案。

杂交水稻——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硕果,不仅有效保障了国内粮食安全,还为全球粮食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这项技术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显著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成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国杂交水稻:一种通过基因重组培育的高产水稻品种

未来展望:杂交水稻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因为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资源的紧张,杂交水稻在解决粮食问题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我国将继续推进杂交水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在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杂交水稻有望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