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竹鼠,主要分为中华竹鼠和菲氏竹鼠

竹鼠,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动物,却在我国农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是竹类植物的主要食草动物,更是养殖户眼中的宝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竹鼠的两大主要品种——中华竹鼠和菲氏竹鼠,以及它们在养殖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竹鼠,主要分为中华竹鼠和菲氏竹鼠
品种 特点 食性 繁殖能力
中华竹鼠 体型粗壮,呈圆筒形,四肢短小但粗壮,具有爪,是挖洞取食的工具。 以竹根、竹笋为主食,也食其他植物。 每只母鼠每年可产仔3~4胎,每胎2~6只。
菲氏竹鼠 体型较小,呈长椭圆形,四肢较长,适应性强。 以竹子、植物茎秆为主食。 繁殖能力稍弱于中华竹鼠。

竹鼠的挖掘洞穴能力相当惊人,它们会用四肢和牙齿挖掘洞穴,营穴居生活。昼伏夜出,性喜安静、清洁、干燥、光线适宜、空气新鲜的环境。性情温驯,公母形影不离,抗逆性强,生活的温度适宜在8~40℃,最适温度在11.7~28.5℃。

在食性方面,中华竹鼠是植食性动物,可摄取各类竹子、甘蔗、玉米等的根茎及草根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为食。缺食的时候也危害庄稼。繁殖方面,中华竹鼠每只母鼠每年可产仔3~4胎,每胎2~6只。多者可达8只以上。

野生竹鼠在7—8个月达性成熟,人工饲养竹鼠4—5个月性成熟。由于竹鼠具有刺激排卵的特点,所以繁殖必须复配2—3天才能提高受孕率。配种时间夏秋两季一般在上午8—10时和傍晚6—9时,冬春两季一般在上午6—9时和下午2—4时最为适宜。怀孕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母竹鼠分娩后,12—36小时就可与公竹鼠交配,且受孕率比较高。正常情况下哺乳期40多天左右母鼠又开始发情。产仔时母鼠不能受到惊吓,否则母鼠将不会喂养自己的幼仔。

幼体生长方面,竹鼠生长比较迅速。仔鼠在出生后,要以母乳哺育生长。幼鼠出生20多天就可爬行,就能食少量的幼根和嫩茎。人工饲养的可喂饲料。45天的哺乳期过后,幼鼠体重可达0.25公斤,就能独立觅食或可与母鼠隔离饲养。人工饲养2个月左右,体重可达1公斤就可出售。

中华竹鼠与银星竹鼠同属竹鼠亚科,主要食用竹笋、竹子,也取食其他植物。银星竹鼠为夜行动物,除雨过天晴或夜晚外,主营地下生活,白天躲藏在洞内。两者在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要点基本相同。

竹鼠的养殖相对简单,占地少、繁殖快,主要吃竹子、草根和农作物的根,不和其他畜禽争食。2000年,竹鼠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这使得竹鼠养殖市场逐渐火热,吸引了众多养殖户投身其中。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确保通风、透光、排水良好。

合理搭配饲料,满足竹鼠的营养需求。

定期观察竹鼠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加强防疫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竹鼠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掌握中华竹鼠和菲氏竹鼠的养殖技巧,提高养殖效益,是每个养殖户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于竹鼠,主要分为中华竹鼠和菲氏竹鼠,是竹类植物的主要食草动物。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竹鼠:食草先锋,竹业新宠。

竹鼠,这个在竹林间穿梭的小动物,正逐渐成为竹业的新宠。它们以竹子为食,挖掘洞穴,给竹林带来生机,同时也为养殖户带来了新的商机。

竹鼠的生态角色

竹鼠有着独特的生态角色。它们以竹子为食,有助于竹林的自然更新。在竹林中,竹鼠挖掘洞穴,为其他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此外,竹鼠的粪便还能增加土壤肥力,促进竹林的生态循环。

竹鼠,主要分为中华竹鼠和菲氏竹鼠
本地化案例:江西赣州的竹鼠养殖

在江西赣州,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养殖户,他选择了竹鼠作为养殖项目。李明最初了解到竹鼠的市场前景,便开始研究竹鼠的养殖技术。通过不断实践和学习,他成功掌握了竹鼠的养殖方法。如今,李明的竹鼠养殖场已经发展壮大,每年为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竹鼠肉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据研究,竹鼠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因此,竹鼠肉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喜爱。

因为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提高,竹鼠养殖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未来,竹鼠养殖行业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竹鼠的多元化利用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尽管竹鼠养殖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竹鼠疾病防治、饲料供应、市场波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养殖户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