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立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
作者:种植妙手•更新时间:3小时前•阅读2
香菜立枯病病原与发生规律:

案例分享:

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香菜立枯病,通过流水、农具传播,播种过密温度忽高忽低,光照弱,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
香菜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
多在苗期床温较高或育苗后期发生、阴雨多湿、土壤过黏、重茬发病重。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香菜植株生长不良或遇有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易发病,多年连作田块、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发病重。
措施 | 具体操作 |
---|---|
种子处理 | 选用抗病品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播种。 |
土壤处理 | 深翻土壤,清除病残体,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
田间管理 |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排水降湿,避免病害发生。 |
药剂防治 |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
2023年,某农户种植香菜时遭遇立枯病困扰,通过采用上述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生,香菜产量提高了30%,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从香菜立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香菜生长。出发,我们现在转向香菜立枯病防治新策略。
香菜立枯病的罪魁祸首是立枯丝核菌,这是一种隶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这种真菌在未经加工的农药中作为原药存在,而原药需要经过加工并添加助剂才能被使用。农药的加工过程决定了其最终形态和用途。
针对香菜立枯病的防治, 要做到育苗移栽时汰除病苗,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同时,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严禁使用未经加工的农药。此外,香菜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都容易诱发病害,因此要特别注意。
面对香菜立枯病这一难题,未来的防治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有望找到更加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保障香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