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我国东北某贫困地区,养殖梅花鹿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山东,这片肥沃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养殖业的重镇。狐狸、貉等毛皮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而东北,则是鹿的养殖重点地区,尤其是长春市双阳区,更是全国闻名的梅花鹿之乡。

我国东北某贫困地区,养殖梅花鹿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近年来,一些贫困地区开始把养殖梅花鹿作为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康斌,一位有着丰富养殖经验的专家,表示,饲养野生动物是养殖业的未来。

罗仕正,一位来自綦江区的农民,他介绍,一头公鹿的寿命可以达到15年,除去三年成长期不产鹿茸,公鹿一生所产的鹿茸可卖到12万元左右;不产鹿茸的梅花鹿还能以每只6000元的价格卖到餐馆,再加上鹿鞭、鹿筋、鹿尾等的销售收入,除去一只梅花鹿每年大约1500元的养殖成本,养一只公鹿能赚10多万元。

项目 成本 收入 利润
梅花鹿养殖成本 1500元/年 6000元/只 4500元/只
梅花鹿鹿茸收入 0 120000元/只 118500元/只
总计 1500元/年 126000元/只 124500元/只

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养殖梅花鹿,罗仕正去年12月成立了晶宇元鹿业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有5户村民和我签了养殖协议,7月份准备到东北买100只成年鹿回来,发给老百姓饲养,然后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罗仕正说。

全面禁食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这一决定出台的背景有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禁食野生动物形势紧迫。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有短板。修法需要时间,但禁食野生动物的紧迫性不言而喻。

近期,全民都在关注全面禁食野味,不是仍想“贪食”,而是因为相关养殖户遍布南北各地。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专兼职从业者有1409多万,相关养殖户遍布南北各地。

在綦江区的永丰河流域,不仅建有梅花鹿、眼镜蛇、娃娃鱼的养殖基地,还大面积种植了蓝莓、花卉等对环境极为挑剔的经济作物。根据自然地理条件...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现在我还只能采割鹿茸,下一步要发展比较完善的鹿产品产业链,收入才会更高。”罗仕正说,他计划引进鹿制品精加工设备,今后要逐步生产鹿肉、鹿皮、鹿骨酒等系列产品,提高鹿产品附加值。

桑秀凯,贵州康民兴科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贵州的贫困山区建立起了生态农业模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8年来,中国移动真情帮扶,助力脱贫,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助力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在汤原县实施了一大批惠民工程。

人民群众已广泛接受,所形成的产值、从业...

“梅花鹿养殖是一个细活。”罗仕正介绍,“它早晚吃干草,中午吃鲜草,不能给它吃含水量过多的饲料,如红苕藤、白菜、兰菜这些就要晒得没有多少水分才能吃,而且每天要确保饮水。”为了养好梅花鹿,他一有时间就抓紧学习梅花鹿养殖知识、上网浏览有关养鹿信息,不断提高圈舍打扫、喂料、降温、防疫等方面的实用技术。

不曾停滞、不曾偏离,走山区特色效益农业的科学发展之路是重庆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直辖15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重庆上上下下的努力下,全市农村经济总量由1996年的491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37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79元增加到6480元,农村贫困人口由366万下降到20万。

为汤原县优质农林产品的网上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统计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线上线下购买和帮销汤原县农产品总额达到3400万元,全县农村电商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去年初,罗仕正到吉林长春考察学习了梅花鹿养殖技术后,决心更大,先后投入32万元建起了240多平方米的养殖场,引进了30头双阳型亚种梅花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带动了村里5户村民走上特色养殖之路。

四川旺苍县普济镇横石村7组村民罗仕正说,他当年在东北务工时发现当地不少人靠养殖梅花鹿致了富,而自己家乡还没有人养梅花鹿,就觉得这种产业值得尝试。

桑秀凯说,未来,他要把生态农业的模式拓展到贵州更多的地区,带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也为贵州贫困地区的早日脱贫贡献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责任。

我国东北某贫困地区,养殖梅花鹿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