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多增茸,需科学饲养
茸角有药用价值的鹿都称为茸鹿,我国驯养的茸鹿主要有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黑鹿等。鹿茸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生精补髓、益血、壮阳、强筋健骨等功效。其他如鹿胎、鹿血、鹿筋、鹿鞭、鹿骨、鹿肉、鹿心等,都是珍贵的药材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应观察鹿群的精神状态、采食习惯及排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特别对体弱或病残的鹿进行单独饲养,增补营养。通过合理的饲喂管理与科学的养殖措施,茸鹿养殖可以实现高效益,提升鹿茸的质量与产量,确保养殖者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为确保鹿的生长环境优良,应根据年龄分群饲养,以便更好地调整日粮标准。
饲养要点时间 | 措施 |
---|---|
18月中下旬 | 将母仔鹿断乳分群,通过科学饲养作好追膘复壮,保持中等配种体况。 |
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惊扰,为母鹿群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
管理措施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获取优质高产的鹿茸是饲养公鹿的主要目标。要想提升鹿茸的产量与质量,做好公鹿生茸期间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在这一时期需要加强饲养与管理工作。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种贵重的中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虚弱、神经衰弱等有疗效。因此,要想提高养鹿的经济效益,提高鹿茸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养鹿增茸方法
应用营养调控剂增茸科学试验及生产实践证明,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鹿茸产量。
加强饲养管理:充分发挥鹿群的生产潜力,最终达到提高鹿茸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既要创造良好的生茸环境,又要通过科学的选种繁育,提高鹿群的质量,采取先进的增茸技术。
可使用腐殖酸钠添加剂,因为腐殖酸钠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多元有机酸,能促进机体的氯化酸类活力,增加新陈代谢和吸收营养的能力。据统计,每日分3次给每头公鹿喂给复方腐植酸钠0.2克,注意喂前2小时,将固体复方腐植酸钠用水稀释为0.05%,pH值为6.5。然后加入精料饲喂,连喂70天,到收茸为止。实验结果证明,实验组鹿茸单产575克,对照组单产茸400克,增产17%。
鹿舍要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地方,占地面积每头2平方米~3平方米、运动场8平方米~10平方米,用石板或水泥铺地,在鹿舍周围设置栏杆,高至2.5米~3米,以防鹿跳出。
棚内的鹿群饲养条件与露天一样,这样使鹿可提前38天~39天脱角、生茸,为延长公鹿长茸生长发育期创造有利条件。可使用腐殖酸钠添加剂,因为腐植酸...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鹿只饲养管理,不仅能提高鹿的生产性能,还有助于鹿只健康成长,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生茸期的公鹿需要充足的营养,以支持鹿茸的生长。鹿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确保鹿只健康成长与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
3.饲养管理是养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鹿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计划,包括饲养密度、用水量、清洁卫生等。应根据鹿的生长阶...
因此,在梅花鹿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提供富含这些营养物质的饲料。鹿用康金方是梅花鹿增茸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它含多种天然植物、氨基酸类、维生素...
鹿多增茸,需科学饲养,合理营养,适宜环境。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鹿茸养殖:科学饲养,营养先行。
养殖背景与挑战在茸鹿养殖领域,科学的饲养方法与充足的营养供给是保证鹿茸质量与产量的关键。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当地养殖户在传统饲养模式下,鹿茸产量一直未能达到理想水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深入分析了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茸鹿养殖提供了一套科学饲养方案。
在饲养管理中,分群饲养至关重要。我们根据鹿只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将母仔鹿在18月中下旬断乳后进行分群。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确保每只鹿都能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营养供给与调控营养供给是茸鹿养殖的核心环节。我们针对公鹿生茸期的高营养需求,制定了专门的饲养计划。在饲料中添加腐殖酸钠等营养调控剂,提高鹿茸产量。实验表明,添加腐殖酸钠的鹿茸单产较对照组提高了17%,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光照调控与鹿舍管理为了延长公鹿长茸生长发育期,我们利用塑料大棚进行光照调控。在棚内安装水银灯,每天增加光照6.8-9.5小时,使鹿只提前38-39天脱角、生茸。这一措施使公鹿头茬茸产量提高了13.8%,再生茸产量更是平均提高了2-3倍。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成功提高了茸鹿的养殖效益。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茸鹿养殖技术,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科学饲养方案,助力茸鹿养殖行业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