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赞带领村民养殖蚂蟥,探索致富新途径
今年65岁的村民孙金木,从建塘开始就在养殖基地忙碌,见证了水蛭从幼苗到成品的全过程。每当看到收获的喜悦,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水蛭,又名蚂蟥,这个曾经让人避之不及的生物,如今在王时赞的带领下,成为村民们致富的新宠。
尽管合作社成立不久,养殖基地也是2013年才开始大量出种苗,但短短几年间,合作社所在的矮岭村已有十几户村民投身养殖。他们通过养殖蚂蟥,不仅买回了小汽车,更实现了生活的翻天覆地变化。
年份 | 养殖户数量 | 经济收益 |
---|---|---|
2013年 | 1户 | 无 |
2014年 | 5户 | 约10万元 |
2015年 | 10户 | 约50万元 |
2016年 | 15户 | 约100万元 |
今年,王时赞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领当地的8户村民养起了10余亩蚂蟥、泥鳅。他经常去给村民们作指导,毫不保留地传授养殖技术。当问到他把技术传给别人会不会影响自己产品的销量和价钱时,他开心地说:“我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有义务去帮助别人,我搞养殖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致富的道路,带动身边的人跟着干,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合作社荣获“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并于2018年11月份成功在新四板挂牌上市。市场拓展方面,合作社吸纳社员254人,覆盖全国21个城市,辐射带动600余户农民养殖水蛭致富。
养蚂蟥是新兴的特种养殖业,没有现成的养殖经验,要扩大养殖规模,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王时赞深知这一点,他通过实地考察和多方请教,出一套适合当地环境的养殖技术,并将其传授给村民们。
2011年,王时赞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他深感荣誉和责任同在。如何带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他一直在心头默默的思考。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和地理环境的考察,他决定利用有利的环境及水源优势,在大宅头村发展特色养殖。同年5月,他在村里租下几亩农田,投入20来万元在稻田里发展蚂蟥养殖,开始了他的产业发展计划。
2011年9月,王时赞创建贵州鸿升蚂蟥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蚂蟥、泥鳅养殖,中药材种植和营销。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德江县唯一一家蚂蟥养殖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乡镇及村农户致富。公司基地面积30亩,建有标准化蚂蟥池11988平方米,泥鳅池5994平方米,下辖大宅头村蚂蟥、泥鳅繁育基地和沿河夹石镇金彩村蚂蟥基地,总资产300万元。现已养殖蚂蟥10万余条,人参种植10多亩,预计收入在20多万元。公司明年计划再购20万条蚂蟥苗种,自育10万条泥鳅苗种,中药材种植30亩,计划投入100多万元。
通过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化运作水平逐步提高,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将更加明显。
由王时赞带领村民养殖蚂蟥,探索致富新途径。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王时赞:村民养蚂蟥,致富新路径实践的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