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摘杨梅需注意果实成熟度,避免采摘未熟或过熟杨梅
杨梅采摘,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颇多。如何把握杨梅的成熟度,避免采摘未熟或过熟杨梅,是每位杨梅爱好者都关心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杨梅采摘的技巧吧。
杨梅的采收期一般是在成熟度达到七八成的时候。这时候采摘,果实成熟度已经达到,而且还可以储存一段时间。如果采摘过熟,就很容易烂掉,不耐储存;但采摘过早,生理后熟不足以完成成熟,口感不好。
二、果实成熟度鉴定杨梅的成熟度与果皮颜色呈正相关,果实表面光泽度也与成熟程度有关。杨梅的采收成熟度的确定,是基于观察果实颜色、大小、形状、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特征来进行的。
特征 | 描述 |
---|---|
颜色 | 果皮由绿变红,逐渐变为紫红色,颜色越深,成熟度越高。 |
大小 | 果实逐渐变大,成熟度越高。 |
形状 | 果形饱满,表面光滑,无病斑。 |
质地 | 果肉紧实,汁液丰富。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含量越高,成熟度越高。 |
1. 贮藏于冷库内的杨梅应单独存放,不可与果蔬等同贮或混贮。
2. 杨梅品种不同,成熟期也不尽相同,但成熟期都处于梅雨季节,要及时按成熟度进行分批采摘。
3. 杨梅的果实因为存在光照、营养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成熟时间上也存在差异。因此,必须要注意杨梅园的防水问题,容易积水的要注意完善排水系统。
4. 要加快采摘速度,最好带上剪刀;发紫的杨梅即是熟透的,最好用剪刀沿树枝部位轻轻剪下,但柄不能留长,以免在水果篮中弄坏其他的杨梅。
5. 果柄与果枝的接合部产生离层,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出现的生理落果。要预防杨梅落花落果,尤其是采摘前的大量落果,除了栽培是选择好品种、配置授粉树、改良土壤时,在杨梅树的后期管理中,还需要合理施肥控制好树势、修剪整形确保通风透光、防治病虫害、做到合理负载。
1. 游客上山摘杨梅时应注意安全,不要爬得太高。杨梅长得越高越好吃,如想采摘长在树顶上的杨梅,最好向果园主讨根竹勾,把那根枝条小心扳过来即可下手,不过一定要小心,因为杨梅树枝特别脆而很容易拗断,别惹果园主心疼!
2. 因为杨梅多长在山上,又是夏天,上山前宜少带零食多带水!同时带好防晒用具。
4. 游客应珍爱杨梅树,不要连枝采摘,因这样会影响杨梅来年的生长;采杨梅时还要注意不要贪心地一次摘一把,而要一颗颗地摘!
6. 杨梅摘下来就可以直接往嘴里送,小昆虫是不敢碰杨梅的,而且林中的雨露阳光都是杀菌的。
8. 游客上山摘杨梅时最好穿上深色或旧衣服,否则就等待鲜艳的果汁让你全身挂彩吧!同时也防小虫叮咬。
9. 好要对一些比较弱小的枝条进行标记。大家要最好在结果的时候不要盲目的采摘,观察一下整个树的生长状况。及时的把那些生长得比较茂盛,但是却没有任何挂果的植株完全的修剪干净。当我们把那些已经产生病害的植株清理完之后,那么就一定要对这样的树枝进行修理,因为他没有挂过,但是同样他对养分的消耗
10. 农村有句老话叫“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也就是说,从6月份起,杨梅就开始陆陆续续的进入成熟期了,尤其是在夏至前后,绝大多数的杨梅品种都开始着色变红,所以有“夏至杨梅满山红”一说。而在这个时候,也是多雨高温季节,成熟的杨梅容易发生病变或者脱落,而且虫害严重,如果不及时采摘
11. 杨梅不止美味可口,而且消暑生津、健脾、解渴止咳、治肚疼、增进食欲,炎炎夏日吃几颗被白酒浸泡过的杨梅,除了止泻还可防止中暑,充满果香的当地杨梅酒更是餐桌宠儿!东魁杨梅多吃后有些人牙齿会发生酸痛,一般情况下不用治疗,吃完杨梅后,嚼嚼茶叶,可以减轻牙齿的酸痛感,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凡事都要有个度,看到好东西不要太贪嘴。
12. 果实采摘后,先除去叶片中的杂质,然后根据大小、成熟度、筛选和包装,采摘78个成熟果实贮藏。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杨梅采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情...
杨梅采摘,时机与技巧
杨梅树在结果后,因产量较高,会消耗大量养分。为使树木次年正常生长,需要蓄积能量。每次采摘果实都会对杨梅树造成一定损伤,故采摘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采摘。采摘后,杨梅树还需再度经历一个生长周期,开花、发芽,因此要适时修剪,避免树木生长过茂。
四、杨梅园防水措施,完善排水系统 七、杨梅营养价值与食用建议游客上山采摘杨梅时,应注意安全,携带防晒用品,适量携带水分。同时,要尊重杨梅树,不要攀爬过高,以免发生意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