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瓜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北瓜叶片、茎蔓和果实
作者:畜养巧匠•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2
一、北瓜炭疽病概述


北瓜炭疽病,又称瓜类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北瓜的叶片、茎蔓和果实。该病害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北瓜的产量和品质。
1. 叶片:病斑初呈褐色圆形,后扩大呈暗褐色,圆形或长椭圆形,稍凹陷,边缘明显。高温高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粘稠状物。
1. 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1. 农业防治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北瓜品种,可降低病害发生。
1. 发病初期,及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碳特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等针对性药剂,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2. 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
防治方法 | 作用 |
---|---|
选择抗病品种 | 降低病害发生 |
合理轮作 | 减少病原菌积累 |
清洁田园 | 减少病原菌传播 |
药剂防治 | 控制病害发生 |
炭疽病的发生与品种、气候条件以及栽培管理密切相关。相对湿度持续在87%~95%时,病害潜育期仅为3天,湿度越低潜育期越长。此外,种植过密、通风不良、土壤排水不畅等因素也易诱发炭疽病。
四、案例分析在某蔬菜种植基地,因连续降雨,导致炭疽病在南瓜种植上大面积爆发。采用上述防治措施后,经过连续三个周期的防治,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据统计,防治后南瓜的产量较未防治前提升了30%,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因为气候变化和种植模式的不断演变,炭疽病的防治将面临更多挑战。因此,加强炭疽病的监测和预警,提高种植户的防治意识,以及研发新型防治药剂,将是未来炭疽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