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秋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关注茄子病虫害防治

一、选择适宜区

无公害秋茄子栽培的最适宜区为7月平均温16-18℃的地区;适宜区为7月平均温18-20℃的地区。10月平均温不低于9.5℃。种植区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生产区域。

秋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关注茄子病虫害防治

根据主销市场的消费习惯,选择适销对路、优质高产、较抗绵疫病、褐纹病及黄萎病的品种。如黔茄3号、苏州紫长茄、渝茄1号、渝茄2号、三月茄等。

三、培育壮苗

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温室秋延晚茄子无公害栽培的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而结果期又处在低温寒冷的时节,宜选择耐热抗病,耐低温弱光生长势较强的品种。

2. 育苗:这一茬茄子的育苗正处在秋季高温季节,一般多采用畦田直播育苗。

四、大田管理

1. 整厢、施肥、定植:茄子怕涝,忌洼地,也不宜密植,互相遮档下通风不良,易发病,品质差,产量低。以深沟窄厢种植为好,厢宽83厘米,厢高18-25厘米,沟宽40厘米,种植2行。行株距50厘米×43厘米,2100株/亩为宜。

2. 灌溉与排水:茄子叶面积较大,水分蒸发多,土壤需保持充足水分,才能高产、品质优。特别是伏旱期,正值秋茄子果实发育期,需水最多,要及时浇水,以满足需要。当雨水过多时,要及时清理厢沟排水,减小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五、病虫害防治

1. 绵疫病及褐纹病:在苗期用65%福美锌500倍液,或1:1:150倍波尔多液喷雾;结果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代森锰锌500倍两剂合用,或1:1:100倍波尔多液,连续防治2-3次。

2. 茄黄斑螟:在幼虫发生期早晨10时以前施药,采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10%菊马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液喷雾。重点为嫩茎、嫩梢、花蕾及果实。同时结合人工捕杀。

秋茄一般开花后23-25天采摘,时间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采收过早,产量低,采收过迟,果肉粗糙,影响后期产量。采收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秋茄子栽培,大田病害主要有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虫害主要有茄子黄斑螟、茶黄螨,要用农业措施和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病害 防治方法
绵疫病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公斤处理土壤,移栽时用150木霉菌蘸根后移栽,成活后用30%DT悬浮剂350倍液灌根,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灌根。
褐纹病 用65%福美锌500倍液,或1:1:150倍波尔多液喷雾。
黄萎病 在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公斤处理土壤,移栽时用150木霉菌蘸根后移栽,成活后用30%DT悬浮剂350倍液灌根,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倍液灌根。

秋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关注茄子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产品安全。讲得差不多了,现在聊聊茄子病虫害防治,保障无公害栽培。

一、明确无公害秋茄子栽培区域
秋茄子无公害栽培技术,关注茄子病虫害防治

在高温多雨的育苗期,选择耐热、抗病、生长势强的茄子品种至关重要。比如,黔茄3号、苏州紫长茄等品种,都是优良的候选。在苗床上,采用腐熟的人畜粪便作底肥,并在播种时与百菌清混合,有效预防病虫害。以贵州省为例,该地区多采用畦田直播育苗,既简单又实用。

茄子生长结果期长,合理追肥是保证产量与品质的关键。例如,在贵州省大方县,根据茄子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比例的肥料进行追施。比如,根茄樱桃大时施用尿素6-8公斤/亩,氯化钾7公斤/亩。同时,合理中耕、培土,防止倒伏,确保植株生长健康。

秋茄子开花后23-25天为采摘最佳时期,采摘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在贵州省大方县,当地农民遵循这一标准,既保证了茄子的口感和品质,又提高了采摘效率。采摘后的茄子需要妥善存储,避免损失,同时,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保持田园整洁,为下一季作物的种植创造有利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