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红小豆花荚脱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问题

在红小豆种植过程中,花荚脱落成为了制约产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有效防治,让红小豆增产增收?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问题,为农民朋友们提供实用的防治策略。

红小豆花荚脱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问题
一、红小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分析
防治措施 具体方法
合理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植株徒长,增加花荚脱落的风险。
合理灌溉 注意防旱排涝,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在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渍害。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防治,避免病虫害对花荚造成损害。
化学调控 使用多效唑等化学调控剂,促进植株生长,减少花荚脱落。
根外喷肥 在花荚期进行根外喷肥,补充营养,提高花荚质量。
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三、案例分析

某地区农民李先生,在红小豆种植过程中,通过实施以上防治措施,成功降低了花荚脱落率,红小豆产量提高了20%以上。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施用复合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合理灌溉: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确保土壤水分适宜。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减少损失。

化学调控:在花荚期使用多效唑,促进植株生长,减少花荚脱落。

栽培管理: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防治策略一:合理灌溉,防旱排涝

红小豆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尤其是在开花期到结荚期,这一阶段是大豆吸水速度最快、耗水最多的时期。因此,农户需要根据土壤含水量进行合理灌溉。如果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25%,应及时灌水。一般每隔5-7天灌一次水,连续灌2-3次,但要注意不要大水漫灌。同时,由于红小豆耐涝性较差,淹水后容易造成落花落荚,因此,农户还需注意排涝,防止渍害。

红小豆花荚脱落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问题

在红小豆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多效唑进行化控,减少花荚脱落。多效唑具有壮株、增加分枝、塑造理想株型、增加产量的作用。在高产田块,可在初花期每亩用15%的多效唑20克兑水50公斤喷施。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红小豆株型,延长叶片功能期,还能优化生长环境,从而促进生长,减少脱落。

在花荚期,农户可以每亩用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0.25公斤、硼砂25克,加水50公斤提取浸出液,喷洒于叶片上。这样有利于保花、增荚增粒,减少瘪粒,增加粒重。此外,根外喷肥还可以与防病治虫相结合,提高劳动效率。

红小豆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毒病、紫斑病等病虫害的侵害。针对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的菌毒清250倍液喷雾;针对紫斑病,可在开花后喷施50%的苯来特或代森锌800倍溶液;针对大豆地上虫害,可采用1.8%的阿维菌素3000倍溶液进行防治。

红小豆花荚脱落防治,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农户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灌溉、化学调控、根外喷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从而提高红小豆产量,为我国红小豆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