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湿环境下,棉花烂铃现象严重
棉花,被誉为“白色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只是,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棉花却容易发生烂铃现象,严重影响产量。
因素 | 描述 |
---|---|
降雨量增加 | 棉田湿度大,有利于病菌滋生 |
光照不足 | 棉株下部棉桃受光不足,通风差,容易烂铃 |
虫害发生 | 虫害导致棉桃受伤,增加烂铃风险 |
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的棉田,要加大排水力度,排除积水,降低棉田湿度。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使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减轻棉田郁蔽。
药剂防治选择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重点保护棉株中下部。
摘晒病铃在病铃未烂之前摘收,并用乙烯剂溶液浸蘸晾晒。
调整种植密度适当稀植,减少株行间隐蔽环境,提高棉株下部通风透光能力。
案例分析 具体措施及成效措施 | 实施时间 | 成效 |
---|---|---|
及时排水 | 6月 | 降低棉田湿度,减少烂铃 |
合理施肥 | 6月底 | 减轻棉田郁蔽,改善通风透光 |
药剂防治 | 8月初 | 控制病菌滋生,降低烂铃率 |
摘晒病铃 | 8月底 | 提高棉桃品质,增加产量 |
棉花病害诊断与防治
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病害问题始终是农户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棉铃期,一种被称为“烂铃”的病害更是让农户们头疼不已。烂铃,顾名思义,就是棉铃在生长过程中因病害侵袭而腐烂,这不仅影响了棉花的产量,还降低了棉花的品质。
案例一:李先生的困境
李先生是当地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农户,今年他种植的棉花正值关键的花铃期。只是,连续的阴雨天气让他的棉田里出现了大量烂铃。李先生不禁感叹:“往年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今年怎么这么严重?”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棉铃烂病主要是由于病菌侵染和天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棉铃烂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是病原菌的侵染。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等都是常见的烂铃病原菌。是天气因素。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尤其是在雨季,棉田湿度大,病害更容易发生。
1.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杈,清除病叶和病铃,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使用氮肥,防止棉株旺长,改善通风透光。
3. 及时排水。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棉田,应加深排水沟,排除积水。
4.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如50%多菌灵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稀释600-800倍液等。
案例二:成功防治烂铃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李先生的棉田烂铃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他感慨地说:“感谢农技专家的指导,让我明白了防治烂铃的方法,今年棉花产量应该能有所保障。”
棉铃烂病是棉花种植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了解其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对于保障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我们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防治方法,让棉农们远离烂铃的困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