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春季雏鹅饲养,关注温度、湿度、营养

春季,万物复苏,也是雏鹅饲养的关键时期。如何确保雏鹅健康成长,成为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温度、湿度、营养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读春季雏鹅饲养的攻略。

春季雏鹅饲养,关注温度、湿度、营养
一、温度:育雏的关键

雏鹅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低温和温度骤变的适应力很弱。因此,育雏温度的掌控至关重要。

日龄 适宜温度
0~7天 28-30℃
8~14天 26-28℃
15~21天 24-26℃
22~28天 22-24℃
29天以上 20-22℃

注意:因为雏鹅日龄的增长,温度应逐渐降低,以适应外界环境。

适宜湿度:50~75%

三、营养:均衡的营养是基础

雏鹅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

成分 含量
玉米 60%
豆粕 25%
鱼粉 5%
预混料 10%
四、其他注意事项

注意雏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定期消毒鹅舍,预防疾病发生。

控制饲养密度,避免雏鹅挤压。

及时观察雏鹅的生长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精心准备,打造适宜雏鹅成长的乐园
春季雏鹅饲养,关注温度、湿度、营养
合理调控,保持温度适宜

雏鹅的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需求较高。在饲料选择上,要选用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出壳后的雏鹅24小时内即可开始喂食,饲料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全价料为主。因为雏鹅的生长,逐步增加饲料种类,确保雏鹅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适量供水,防脱水

雏鹅对水的要求较高,饮水量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出生后24小时左右,雏鹅就应该开始饮水。选择适合雏鹅的饮水器,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饮水可适量添加葡萄糖、电解质和多种维生素,帮助雏鹅提高免疫力。同时,保证饲料新鲜,防止雏鹅因饮用变质的水或饲料而引起疾病。

合理分群,关注个体差异

在饲养过程中,根据雏鹅的生长发育和个体差异进行分群,以便于管理。注意观察雏鹅的行为和食欲,对于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个体,要特别关注。对于生长缓慢的个体,可以适当补充营养,确保其健康成长。

预防疫病,确保雏鹅健康

疫病是威胁雏鹅健康的重要因素。要定期对雏鹅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的发生。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确保环境清洁。一旦发现疫病,要及时隔离病鹅,并对整个鹅群进行监测,防止疫病的蔓延。

科学饲养,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的成活率是衡量饲养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就要从饲养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入手,精心呵护雏鹅。通过科学饲养,让雏鹅健康成长,为我国的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