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养鸭需注意通风、温度、湿度及饲料营养
大棚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棚养鸭成为了一种低成本、见效快的养殖方式。只是,要想在养鸭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事项 | 具体措施 |
---|---|
通风 | 阴雪天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 |
温度 | 应经常观察鸭群活动情况,及时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并按要求饲喂优质饲料,保持鸭舍及环境清洁卫生,同时做到垫料松软、不潮湿、饲料不结块,还应做到防疫工作到位。 |
湿度 | 应避免人为在大棚内造成鸭群受惊,如上料、断水、湿度过大或人在鸭群中走动等,加剧鸭群应激反应。 |
饲料营养 | 要防止蛋白质、能量的失衡;自配全价料要合理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注意饲料的质量和配比。 |
1. 选址及搭建: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
2. 大棚建造: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排水性好、有利于防疫隔离的地方建造大棚。大棚用木棒作为支架和顶棚骨架,上铺高粱秆或玉米秸,再覆盖麦草或稻草。大棚两侧斜面离地80-100厘米,围上尼龙网,用塑料薄膜包裹保暖。棚长20-30米、宽8-10米、顶高3-4米,可养肉鸭1000-2000只,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以8-12只为宜。
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等。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
育雏成败的关键在于给予适当的温度。这是因为初生雏鸭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低温季节,由于气温低,如果育雏温度过低,雏鸭身体卷缩,互相挤压取暖,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病等,甚至密集成堆,影响采食和活动,使以后的生长发育不良,有时会挤压踩踏,造成伤残,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雏鸭养殖的保温有多种形式,有用保温伞、红外线灯、煤炉、热水管、地下烟道保温等。1-2日龄育雏室温度在32-34℃,以后逐渐降温,以雏鸭能自由活动为宜。注意防寒保暖,温度高时要注意温度调节。
了解了大棚养鸭需注意通风、温度、湿度及饲料营养。,再深入了解大棚养鸭关键:通风与营养平衡。
品种选择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条件。以张大哥为例,他选择了北京鸭,这种鸭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非常适合大棚养殖。在选择品种时,还要考虑鸭子的适应性和健康状况,确保养殖成功率。
保温是育雏的关键。张大哥的雏鸭保温采用红外线灯和地下烟道相结合的方式。初生雏鸭对温度非常敏感,张大哥严格控制育雏室温度在32-34℃,因为雏鸭的成长,逐渐降低温度,以适应外界环境。同时,他还注重通风,防止温度过高导致雏鸭不适。
四、大棚养鸭的通风与湿度管理通风与湿度是影响鸭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张大哥每天都会检查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在晴朗天气,他会打开背风处的塑料膜,让新鲜空气进入,同时排除湿气和污浊空气。在阴雨天气,他会使用草帘将大棚盖严,保持室内温暖。
营养均衡是提高鸭群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张大哥根据鸭子生长的不同阶段,制定了相应的饲料配方。他注重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同时添加了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确保鸭子的健康成长。他还特别关注饲料的储存和喂食方式,避免饲料变质和浪费。
防疫工作是保障鸭群健康的重要环节。张大哥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确保鸭群生活环境清洁。他还密切关注鸭群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