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生猪禁养政策让众多养殖户面临生存困境

禁养,一个听起来冷冰冰的词语,却让全镇的养殖户陷入了困境。环保部门人士透露,韩垓镇没有适合养殖的区域,被迫全面关停。这不仅意味着猪舍及附属设施的拆除,还涉及到对存栏生猪的处置和补偿,以及对母猪产仔、育仔床的补贴。

生猪禁养政策让众多养殖户面临生存困境

自2016年生猪禁养政策实施以来,国内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养猪业如同一场赌博,散户们信心满满地期待能养出高价生猪,只是猪价下跌、仔猪价格上涨且供不应求,让养猪散户们苦不堪言。农村稍微大的猪场对周围农民的生活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猪舍周围的空气难闻,许多当地住户对此颇有微词。

实际上,我国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开始了生猪禁养和转移的工作,今年更是形成了热潮。这让许多养殖户忧心忡忡,养了十几年的猪,突然不让养了,等于是失业。而且,许多家庭都靠着养猪维持生计,这对农民的影响确实很大。

只是,这一切还不是最关键的。现在的环保风暴来袭,环保税的增收让生猪的饲育成本增加,养殖户们苦不堪言。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补偿政策,但仍然难以解决养殖户们的燃眉之急。

应对策略:转型与调整

面对生猪禁养政策带来的挑战,养殖户们需要积极调整策略,寻求转型之路。

策略 说明
发展其他养殖项目 如养牛、养羊等,这些项目在现在都是比较赚钱的。
提升养殖卫生标准 与公司签订订单,实现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卫生标准。
关注环保问题 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进行猪场排污处理,对周围邻居负责。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策略:

发展其他养殖项目

养牛、养羊等养殖项目在现在都是比较赚钱的。而且,牛病和羊病在很多方面与猪病相通,养殖户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顺利转型。

提升养殖卫生标准

与公司签订订单,实现规模化养殖,提高养殖卫生标准,这是养殖户们转型的关键。只有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注环保问题

关注环保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进行猪场排污处理,这是养殖户们对周围邻居负责的表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生猪禁养政策对养殖户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挑战。但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关于生猪禁养政策让众多养殖户面临生存困境。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生猪禁养政策:养殖户转型新机遇。

生猪禁养政策让众多养殖户面临生存困境

面对禁养政策,各地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补偿措施。例如,安徽某县对禁养区内合法养殖的场所,在关闭搬迁时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标准由各县市自行制定。

禁养政策实施以来,生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中提出在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划定禁养区,这场被称为生猪行业的“大地震”在今年尤为关键。

环保税的实行为治理污染再加码。从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环境保护法》,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这意味着养猪业将开始缴纳环保税。这是继“生猪禁养区”政策之后的又一环保政策加码举措,所有养殖户都需要缴纳环保税。

在禁养政策的影响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各地政府开始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以规范养殖行为。一般距离农村500米之内禁止养殖,水源地则一般在100-200米内不能进行养殖。

对于养殖户面对禁养政策,转变思路、寻求转型是关键。养殖户们可以尝试养殖其他畜禽,或是探索新的养殖模式,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