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黄鱼资源濒危,保护之路漫长而艰巨

市海洋与渔业局肩负双重使命,一方面通过增殖放流增加黄鱼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一打三整治”减少非法捕捞,并设定了捕捞门槛,力求保护大黄鱼资源。

黄鱼资源濒危,保护之路漫长而艰巨

大黄鱼,作为一种洄游性鱼类,其幼崽往往因体重未达标准而遭受捕捞,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14年11月,《厦门日报》报道了集市上存在一二两重的野生大黄鱼出售的情况,呼吁人们“放过幼崽”。

陈胜利,一位转型为观光旅游渔船经营者的人,通过增大网孔,减少小鱼被捕捞的机会,并响应游客的“放生”请求,展现出对海洋生物保护的积极态度。

舟山水产研究所在1999年成功完成野生大黄鱼育苗工作,自2008年起大规模增殖放流,今年舟山全境共放流鱼苗1000万条,明年计划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

福建省宁德市,作为闻名全国的大黄鱼之乡,从1981年开始,刘家富调至此地工作,致力于大黄鱼资源的保护和繁育。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刘敏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为大黄鱼保护难题提供了清晰解答。大黄鱼群的回归东海只是开始,但要真正恢复其生态地位,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具备陈胜利那样的环保意识,市面上仍有野生大黄鱼的出售,这让人不禁担忧。

保护濒危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这不仅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在保护大黄鱼资源上的努力。

刘家富,长期扎根基层的专家,带领团队攻克了大黄鱼人工繁育养殖技术难题,使得大黄鱼种质资源得到恢复,种群得到壮大。

事实上,保护野生大黄鱼仅靠舟山市、浙江省是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年份 大黄鱼放流数量 增殖放流成效
2008年 500 初步显现效果
2010年 800 种群数量略有增加
2015年 1000 种群数量明显回升

舟山渔场曾以盛产大黄鱼等四大海产闻名,但由于捕捞过度等多种原因,大黄鱼资源日趋枯竭。近年来,我市持续投入财政资金,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逐步修复渔业资源。

野生大黄鱼资源密度正逐步升高,渔船捕获野生大黄鱼的新闻层见叠出,这表明大黄鱼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黄鱼资源濒危,保护之路漫长而艰巨。延伸出来,我们谈谈黄鱼保护:案例解析与未来展望。

黄鱼资源濒危,保护之路漫长而艰巨

事实上,浙江省已经通过设立最低捕捞标准来保护大黄鱼。只是,相邻沿海省份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