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核桃产地产量突破6万吨,创历史新高
在广袤的四川大地上,一片片核桃林犹如翡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2021年,四川省食品饮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030.2亿元,总量实现万亿元突破。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核桃产业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四川核桃产地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为当地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广大种植者凭借核桃产业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广元市核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狠抓核桃基地建设,全市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扩张核桃基地,每年实施品种改良10万亩。
大力开展品种选育工作,自主选育品种“硕星”、“夏早”、“青川1号”、“旺核2号”已通过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作为优质推介品种在全省推广使用。
着重发展优质核桃采穗圃,保障改良品种纯正度和改造所需穗条供应,全市专用核桃采穗圃达2000亩以上。
对“朝天核桃”区域品牌进行整合,制定了“朝天核桃”标准化体系。
大力发展核桃林下经济,实现以耕代抚,以短养长,促进核桃产业经济的立体综合开发。
加强核桃技术管理培训,在对林农进行集中培训的基础上,依托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专合组织指导林农开展核桃管护工作,全市每年开展培训活动600余场次。
朝天核桃产量突破4.3万吨2018年,朝天核桃产量达到4.3万吨,同比增长4.9%,可实现综合产值22亿元,实现产量、产值“双增长”。目前,朝天核桃种植规模达到43.6万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3000元以上。
近年来,四川省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2014年,四川核桃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29.4万吨;2015年,四川核桃种植面积1231万亩,产量40.8万吨;2018年底,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942万亩,年产量增至57.4万吨。如今,四川核桃产量 突破6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陇南核桃栽培历史悠久陇南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走进陇南,漫山遍野都是核桃树,百年大树随处可见。让小核桃变成“金疙瘩”,托起群众致富梦,是陇南市核桃创新团队的心声。多年来,陇南市核桃创新团队深入山头地块,走访农户,结合全市核桃产业发展实际,先后完成了良种引进、高接换优、主要病虫害防治等课题研究。
南江县是“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银花之乡”。南江黄羊1998年4月17日被农业部批准正式命名,2004年,南江黄羊饲养量达到101万只,核桃、银花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7.2万亩、13.3万亩,初期产量分别达到420万公斤、200万公斤。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
2014年 | 1074 | 29.4 |
2015年 | 1231 | 40.8 |
2018年底 | 1942 | 57.4 |
2021年 | ? | 60 |
谈完四川核桃产地产量突破6万吨,创历史新高。,接下来聊聊四川核桃助农增收,创新高引领市场新趋势。
在广袤的四川大地上,一颗颗饱满的核桃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果果”。这些核桃不仅丰富了市场,更引领了农业产业的新趋势。
基地建设与品种改良在广元市,核桃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扩大核桃基地,并实施品种改良10万亩。自主培育的“硕星”、“夏早”、“青川1号”、“旺核2号”等品种已通过省级审定,并在全省推广。此外,全市专用核桃采穗圃面积超过2000亩,确保了改良品种的纯正度和供应。
针对“朝天核桃”这一区域品牌,制定了标准化体系,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广元市还大力开展核桃技术管理培训,每年举办600余场次培训活动,帮助林农提升核桃管护技能。
产量与产值双增长 有机渔业与综合开发在推进亭子湖、白龙湖有机渔业示范建设的同时,广元市还致力于核桃林下经济的开发。通过稻渔综合养殖,扩大水产品产量,打造了西部最大的淡水有机鱼养殖基地。
扶贫核桃助力增收 特色故乡与产业联盟旺苍县核桃长势良好,预计年产量可达到2.5万吨以上,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大关。通过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四川核桃产业正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