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核桃故乡,位于河南省卢氏县
在广袤的河南省西部,卢氏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一种名扬四海的果实——卢氏核桃。这片土地,仿佛是核桃的摇篮,让这个小小的果实成长为林业经济的一大支柱。
品种分类 | 特点 |
---|---|
产地分类 | 陈仓核桃、阳平核桃、卢氏核桃等 |
成熟期分类 | 夏核桃、秋核桃等 |
果壳光滑程度分类 | 光核桃、麻核桃等 |
果壳厚度分类 | 薄壳核桃和厚壳核桃等 |
卢氏核桃,以其“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出油率高”的特点,在核桃家族中独树一帜。核桃的起源地在亚洲西部的伊朗,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已成为中国山区林业生产的重要经济树种。
卢氏县核桃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精心保护。2002年,三门峡市成立了由林业、质监系统多名专家组成的无公害核桃、大枣标准体系起草委员会。通过调查、实验并参照国内外先进标准,起草了涵盖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农药和化肥使用规则及采收、贮藏在内的系列标准,为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空气洁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平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我国核桃适生区中心地带。所产的核桃曾是明、清两代的贡品,如今更是享誉全球。
卢氏县核桃人工栽培已有1000年的历史,核桃产量位居全国十强县第四位,居河南省第一,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卢氏核桃个大、皮薄、色白,深受消费者喜爱。
自1974年开始,卢氏县集中开展核桃良种的选育、引进工作,在全县推广省级优良树种卢氏5号;1984年引进了元丰、长青、绿波等优良品种64个,1994年承担林业部科技司全国优质核桃推广协作项目,引进了鲁光、辽核1号、辽核2号、温185等国家推广的优良品种11个,并在文峪乡建立核桃丰产示范园13.33公顷,选出元丰、绿波、长青、辽核1号、辽核2号等为主栽品种。
卢氏核桃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日益正规化,促使全县核桃收入达2亿元,种植核桃每亩纯收入达5000余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收入。
为加强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产监管和有效保护,继“卢氏连翘”、“卢氏黑木耳”、“卢氏鸡”之后,卢氏县又一个农产品——卢氏核桃,于今年8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这无疑为当地经济腾飞再插翅膀。
核桃、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世界四大著名干果。核桃属于胡桃科落叶乔木,树根深、冠大、耐干旱,适合在排水良好、含钙质的肥沃土壤中生长,每年四五月开花,“白露”前后果熟,外皮肉质青色,核果呈球型。
2011年底,卢氏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积极开展卢氏核桃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并于当年9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初审,2012年8月,卢氏核桃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核桃又被称为“长寿食品”、“木本油料”、“铁杆庄稼”,味甘、性温,可补肺益肾、滋阴助阳、润肠通便、止咳定喘。核桃仁营养丰富,内含脂肪60%、蛋白质17%,还有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钙、磷、铁、碘等微量元素。
为促进核桃产业发展,卢氏县专门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办公室。为解决核桃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高的问题,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林业部核桃新品种推广项目,引进推广早实核桃优良品种11个,并组织开展核桃高效栽培试验研究。
卢氏核桃故乡,位于河南省卢氏县,以盛产优质核桃而闻名。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卢氏核桃,助力健康生活新趋势。。
卢氏核桃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开始种植核桃。经过世代传承,卢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核桃种植技艺。这些技艺不仅保证了核桃的品质,也为卢氏核桃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化生产,质量有保障为了提升卢氏核桃的品质,当地政府积极推动标准化生产。从种植、管理到采摘、加工,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这种标准化生产不仅提高了核桃的品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价值提升 产业升级,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展望,健康生活新风尚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