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鼠种苗管理不善易引发疾病,需规范饲养
作者:渔耕墨客•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3
阶段 | 管理要点 | 注意事项 |
---|---|---|
哺乳期 | 添加2%的“牲命1号”,缩短母鼠修复时间,提高泌乳量。 | 提高仔鼠断奶重大,成活率高。 |
怀孕后期 | 添加1%的“牲命1号”,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免疫器官发育的营养需要。 | 提高仔鼠初生重和抗病力。 |
产室消毒 | 严格产房消毒,每周两次全舍带鼠消毒。 | 防止母鼠围产期感染。 |
仔鼠护理 | 早期补铁、硒等微量元素,并补加多种维生素。 | 预防贫血及拉痢,增强造血功能。 |
竹鼠养殖过程中,种苗管理至关重要。不当的管理会导致疾病发生,影响竹鼠生长和养殖效益。
在哺乳期,母鼠的身体需要修复,同时还要保证泌乳量充足。为此,我们建议在哺乳期添加2%的“牲命1号”,以缩短母鼠自身修复的时间,提高泌乳量。这样,仔鼠断奶重大,成活率自然就高。初乳的质和量对仔鼠的抗病力有直接的影响,对白痢的预防效果显著。
三、产室消毒产房消毒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措施。我们建议严格产房消毒,每周两次全舍带鼠消毒,以防止母鼠围产期感染。
仔鼠出生后,需要及时补充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以预防贫血及拉痢,增强造血功能,促进仔鼠胃肠的消化功能早日健全。
五、注意事项1. 注意母鼠饲喂高能量饲料,避免乳汁过浓或过稠,导致仔鼠出现黄白痢症状。
4. 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定期进行舍内和舍外消毒,并注意定期更换消毒药。
5. 加强初生仔鼠护理,一旦仔鼠下痢,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治疗。
在竹林深处,小陈开始了他的竹鼠养殖之旅。竹鼠,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欢迎,但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母鼠孕期营养与初乳质量小陈还特别关注初生仔鼠的护理。仔鼠出生后,他立即采取措施提高其体温调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保持产房温度在12-28摄氏度。此外,他确保仔鼠能及时吃足初乳,提高被动免疫力,降低黄白痢的发病率。
补料与营养平衡在仔鼠生长过程中,小陈注重早期补料,一般从22-27天开始训练吃料。他根据实际情况,为仔鼠自配教槽料,成分包括玉米60%、豆粕20%、麦麸16%、预混料4%,确保营养均衡。
疾病预防和治疗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疾病防控措施,小陈的竹鼠养殖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他的经验表明,规范操作、严防疾病是竹鼠养殖成功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