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养殖竹鼠多产仔,需关注繁殖技术及环境优化

一、科学建造繁殖池

专业户在饲养竹鼠时,往往忽视清洁卫生,导致竹鼠窝池潮湿阴冷,使得竹鼠难以找到干燥的睡觉地方。这种环境下,即使饲料再好,也无法保证竹鼠顺利繁殖。

养殖竹鼠多产仔,需关注繁殖技术及环境优化
问题 解答
什么是重配和复配? 重配是指母鼠在产仔后立即进行配种,复配是指母鼠在仔鼠断奶后进行配种。
母鼠阴部红肿流血是否到了配种最佳时候? 是,这是母鼠的配种最佳时期。
如何判别母鼠是否怀孕? 观察母鼠腹部是否膨胀,以及是否有明显的妊娠反应。
怀孕母鼠产前有何征兆?要做什么准备? 产前母鼠会表现出焦虑、食欲下降等症状。应提前准备好产仔窝和保温设施。
母鼠一年产多少胎?一胎产多少只?一公二母一组一年至少可繁殖多少只? 母鼠一年可产2-3胎,每胎产仔4-6只。一公二母一组一年至少可繁殖20-30只。
母鼠产仔后饲养管理要注意什么? 注意保暖、清洁和营养供给,避免母鼠咬仔或弃仔。
产仔后的母鼠饲养得很肥壮却配不上种是什么原因?怎样补救? 可能是因为环境刺激或营养不足。应改善环境,增加营养供给。
在什么情况下要给竹鼠催情?怎样给竹鼠催情? 在母鼠拒绝交配或产仔率低时,可进行催情。催情方法包括调整环境、增加光照和温度等。
怎样给竹鼠幼仔人工哺乳? 使用奶瓶或注射器,将特制的奶液注入幼仔口中。
母鼠咬仔、吃仔、弃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原因可能是母鼠压力大、营养不足或环境不适。防止方法包括提供舒适的环境、增加营养供给等。
怎样使竹鼠多产仔? 通过优化繁殖技术、提高环境质量、合理饲养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竹鼠的产仔率。
如何提高仔鼠成活率? 提供适宜的环境、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饲养管理。
仔鼠怎样拼窝,母鼠才不咬仔? 确保窝内温度适宜、清洁卫生,避免母鼠因环境不适而咬仔。
二、二次选种与重复配种

竹鼠养殖基地在引种初次喂养时,宜选择驯化好的竹鼠作种源,也可收购野生竹鼠种,但应注意,宜收购成窝成对的,并且不能把互相陌生的竹鼠混养。凡作种源应体壮无病,无外伤。切忌收购夹伤、打伤、套伤的野生种鼠。因受伤野生种源,开始需驯化一段时间,刚到养殖笼不适应家养环境,对周围很恐惧,不思食物,再加上受伤,则很易死亡。

从理论上推测,1公配2母或3母最适合。但实践证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这个推测有误。由于多数饲养者没有在小鼠阶段进行配对组合,公母往往到了成年才临时组合。因竹鼠有较强的记忆力,不是原来配偶同群饲养的,往往在一起生活2~3个月才互相适应而交配。产仔后公母又分开,断奶后公母重新配合又需要一段时间才适应。所以一公配多母的适应时间长,不利于繁殖。初学饲养者1公配1母一年可保证产4~5胎;1公配2~3母的,一年多数只能得2~3胎,而如果是多公配多母群养,则很快就能适应,繁殖率和产仔数可大大提高。

购种时尽量选择优良个体。然后通过自繁自养,选留那些年产仔4胎以上,每胎产仔4只以上的后代,并留30~35日龄断奶、体重超过250克的优良个体做种。通过二次选种,母鼠繁殖率和产仔数都可提高80%以上。母鼠产仔后和仔鼠断奶后各有一次最佳配种时间。第一次称为“血配”,野生竹鼠驯养成功后需要繁殖到第三代,只有完全适应家养,血配才易成功。技术不熟练或刚刚驯养1~2代的野生鼠种,要紧紧抓住仔鼠断奶后的配种机会。母鼠断奶后立即放回大池群养,让3只公鼠轮流与其交配,达到重复配种的目的,可增加产仔数50%以上。

搬动、喧哗、强光和噪音刺激,人为惊扰等,竹鼠都会停止配种一段时间,即使能配种,受孕率也很低。竹鼠繁殖适宜的温度是8~28℃,遇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使其正常繁殖。当气温高于35℃,要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护措施,否则母鼠会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气温低于5℃时,产仔室和保温槽内垫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这样冬天产仔才能确保成活。

竹鼠怀孕后流产或哺乳20天后常会吃仔,这都是由于饲料中水分不足引起的。竹鼠怀孕1个月后,要补喂多汁鲜嫩的青饲料,产前10天到仔鼠断奶,每天喂20~30克凉薯、红薯或马蹄。同时在精料中添加骨粉和多种维生素。

五、精心配料,保证营养

每天要供应精料200~250克、粗料2~3种。精料20~40克。精料拌稀饭加点盐和矿物质饲料添加剂。粗料要求80%是新鲜的。喂干粗料或发霉变质的粗料,竹鼠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会停止。

六、粗料充足,鲜嫩青料不间断

竹鼠又称竹狸,竹鼠繁殖池有两种,综合使用繁殖效果才好。一种是产仔窝池,分为内池和外池。内池长、宽、高分别为30、25、70厘米,上面加盖,这样构成了竹鼠的窝。外池长、宽、高分别为70、50、70厘米,构成母鼠采食及运动的场所。内外池中隔着的水泥板底部有一个直径12厘米的圆洞相通,以便母鼠怀孕后移进产仔窝池饲养。另一种是配种大池。长、宽、高分别为1.5米、2米、0.7米,在池内一侧建有一条30厘米宽的保温槽,槽的隔板下面开有两个直径为12厘米的洞,与大池相通,另外,保温槽上加盖板,供竹鼠在内休息。每池可饲养3公12母。实践证明,原来采用1公1母放在小繁殖池饲养,虽然也能配种繁殖,但每胎产仔数没有群养群配的产仔数那么多。

竹鼠喜吃植物性食物。白天躲在洞里啃食,若投放的粗料少,竹鼠常有饥饿感,即使精料充足也会影响繁殖。所以一般下午下班前投喂青粗料,到第二天早上清扫窝室时,若还见有少量剩余的鲜青粗料,才算供料合理;如果池内只见些啃不完的老竹竿,说明青粗料不足。鲜嫩青料供应不足,竹鼠采食不饱,繁殖也会停止。

养殖竹鼠多产仔,需关注繁殖技术及环境优化。已经明确了,接下来是竹鼠养殖,技术突破,环境先行。。

在竹鼠繁殖过程中,"重配"与"复配"是关键环节。重配是指母鼠在产仔后立即进行配种,而复配则是在母鼠断奶后进行。这两种方法能显著提高母鼠的繁殖率和产仔数。

养殖竹鼠多产仔,需关注繁殖技术及环境优化
三、公母比例的合理调配 六、保持清洁卫生,环境安静

竹鼠繁殖池的清洁卫生至关重要。每天需清扫窝室,保持环境安静,适宜的温度是8-28℃。高温天气需采取降温措施,而低温天气则需加强保温。

竹鼠繁殖池分为产仔窝池和配种大池。产仔窝池分为内池和外池,内池用于产仔,外池用于母鼠采食及运动。配种大池内有保温槽,供竹鼠休息。

九、竹鼠的食物需求与供料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