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竹鼠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大肠杆菌致病性的血清比较固定,一般能引起竹鼠患大肠杆菌的血清有O1、O2、O18、O85、O119、O142等22个血清,但是能够引起竹鼠患大肠杆菌病的主要有O128、O119、O18、O26、O85几个型别。

竹鼠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本病,因为大肠杆菌存在于正常竹鼠的肠道内,一般情况下不发病。但在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环境突变以及突然改变饲料方式,加上其他疾病如梭菌病、球虫病等协同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促使大肠杆菌骤然繁殖,而产生毒素诱发本病。

带菌的竹鼠为主要传染源,通常情况以粪便的形式及环境空气经消化道感染。

治疗与预防措施

将土霉素1片研抹拌精料喂服,每天2次;或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每次0.4-0.5毫升,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严重时可在大腿肌肉内侧注射氯霉素,每次0.5-0.6毫升,每天1次,连续注射2天可痊愈。

大肠杆菌病,多发生于春夏季,病鼠腹大,触摸有波动感,母鼠常被误认为怀孕。

病原分析
病原 描述
外伤 饲养竹鼠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竹鼠不少是死于大肠杆菌病,解剖见肺肿大,且有大量水样胶状物。
黏膜性肠炎 由一定血清型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肠道传染病。
大肠杆菌 属于肠杆菌科,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中等杆菌,无芽孢、有鞭毛,兼性厌氧。
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两季发生较多,密度大的比饲养稀少的发病率要高,0.5~1千克重的竹鼠发病率要比成年竹鼠高,死亡率相对较高。

临床症状

潜伏期约1~5天,最急性病鼠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亚急性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初期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膨胀,粪便变圆、变小,外表面有透明胶冻状黏液。

慢性大肠杆菌病则表现为排出一些不十分圆滑、两头稍尖或者包有透明胶冻状黏膜的干硬粪便,一个月或两个月逐渐消瘦,最后死亡。

加强投喂有益菌,可以维护鼠体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可以达到预防大肠杆菌病的效果。

大肠杆菌治疗与预防隔离病鼠,清理粪便,对养殖场及用具彻底消毒。

案例分享

同时,通过改善饲养环境、调整日粮组成、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等方面的工作,某养殖场竹鼠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减少至4.76%,并且每对竹鼠每胎的平均利润提升了127.59元。

选取卡那霉素和氟苯尼考对养殖厂内竹鼠进行治疗和预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不仅要理解竹鼠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还要全面掌握竹鼠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与未来展望。

竹鼠养殖中的常见问题:大肠杆菌病的防控之道 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竹鼠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防治大肠杆菌病,关键在于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定期消毒,避免饲料和水源污染。

合理调整饲料:避免突然改变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使用益生菌:补充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大肠杆菌病。

药物防治:土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在疾病发生时可用于治疗。例如,土霉素片研碎后拌入精料喂服,或肌肉注射土霉素注射液,连续用药3天。

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大肠杆菌病的防控将更加高效。例如,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培育出对大肠杆菌抵抗力强的竹鼠品种;此外,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8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