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养蚂蟥年入千万,揭秘奇特致富之道
曾是餐饮老板的黄祥清,在北京经营着一家生意兴隆的餐厅。只是,他心中总有一丝遗憾,那就是放弃了自己所学的农业专业。2009年,他决定回归本行,承包了200亩水塘,开始养殖水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蚂蟥。
尽管是第一次尝试养殖,黄祥清并没有足够的经验。他一边摸索喂食技巧,一边还要应对合肥小龙虾“偷食”导致减产的问题。只是,在种种不利条件下,2009年5月,第一批蚂蟥成熟,黄祥清收获了2万多斤。扣除40多万的投入,第一年就有50余万的收益。更令人惊喜的是,由于国内市场对蚂蟥的需求量大,黄祥清还没出门推销,客户就主动找上门,产品供不应求。
市场洞察,投资有道那么,什么才是最佳的投资方向呢?黄祥清经过多年的农产品交易会经历,发现蚂蟥的价格年年攀升,2008年已涨到50元/斤,且还有上涨趋势。于是,他整理好坑塘,第一年投资了40万元放养了第一批蚂蟥种苗。
餐饮与养殖,跨界融合 肥西县山南镇:蚂蟥养殖的新天地在肥西县山南镇,黄祥清投资建设了一个水产养殖基地,专门养殖蚂蟥。水蛭俗称蚂蟥,虽然长得丑陋,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已开发出20余种药物,是紧俏中药材之一。黄祥清承包的200亩水塘,每年养殖的蚂蟥收入可达千万元。
黄祥清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养殖户的关注。他不仅向养殖户提供种苗,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技术,增加收入。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黄祥清的晾晒场,记者看到当地工人用细绳将蚂蟥串起来,挂在太阳下暴晒,2~3天后就变成干蚂蟥。黄祥清介绍,蚂蟥广泛用于医药、保健用品、化妆品、食用等领域,一直供不应求。2007年国内外对蚂蟥的总需求量达2500吨以上,而实际供货量仅为1500吨,供需矛盾越来越大,价格年年上涨。按照这一数字,黄祥清承包的200亩坑塘,每亩产800斤蚂蟥,年收入即超过千万。
黄祥清的养殖之路,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的回归,也为更多养殖户带来了希望。他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辉煌,更是农业产业的繁荣。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会有更多像黄祥清这样的创业者,在农业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年份 | 蚂蟥需求量 | 实际供货量 | 价格 |
---|---|---|---|
2007年 | 2500 | 1500 | 600 |
2008年 | 2500 | 1500 | 800 |
2009年 | 2500 | 1500 | 1000 |
对餐饮老板养蚂蟥年入千万,揭秘奇特致富之道。有了初步认识后,再研究一下揭秘:餐饮老板养蚂蟥,年入千万的致富秘诀。
黄祥清的养殖基地,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养的宽体金线蛭,成熟时体重可达20~50克,为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他精心控制水深和陆地比例,确保蚂蟥的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