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绛县山楂,树上成熟即被抢购一空

金秋时节,山西绛县的山楂红了,那片片鲜红,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农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绛县山楂,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成为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表。

绛县山楂,树上成熟即被抢购一空

果重15~26克,果皮涂红,果点黄白色,密集,果皮较粗糙,果实近圆稍扁,顶部具有五棱,果面鲜红或鲜枣红,披腊光,果实顶部有散生黄白色小果点加以点缀,更加秀色。这样的山楂,看颜色,买时尽量挑颜色红亮的,这样的比较新鲜,成熟度也较好。

品种 特点
大金星 果实大,色泽鲜艳,口感酸甜适中
敞口 果实较大,果肉厚实,酸甜可口
大五棱 果实大,果肉厚实,酸甜适中
大果 果实大,果肉厚实,口感酸甜适中

“今天一早我家的5亩山楂就被下了订单,今年收入3万余元不成问题。”9月12日站在地头的绛县王家窑村民成二民高兴地说。连日来,因为绛县数万亩山楂的陆续成熟,来自国内外的客商纷纷前往该县将还挂在树上的大红山楂订购一空。今年该县山楂将以抢鲜上市每斤1.9元、实现创收2.2亿元的良好效益 迎来一个火红丰收年。

该县委、县政府抓住有利时机,把以山楂为主的林果业确定为绛县三大特色农业之首,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并加强领导、狠抓科技培训、推行标准化生产。在“十三五”期间,绛县注重顶层设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如今,绛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山楂生产基地县,10万亩山楂遍布全县十个乡镇,形成大金星、敞口、大五棱、大果等优良品种,涌现出中杨、郑柴、槐泉、东吴等18个种植面积上千亩的山楂基地,成为带领“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强劲发展的支柱产业,预计今年绛县山楂种植收获将达11万余吨,产值高达2.2亿元,可为该县果农带来人均2000余元的收入。

此外,该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设有二维码、在淘宝、贡天下等电商平台上达到一定销售规模的经营主体、一家给予10万元补贴的惠民政策,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山楂产业的发展壮大。

绛县有着种植山楂的传统农业基础,1987年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七大山楂基地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将山楂列为发展当地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在原有果木种植基础上,退耕还林2000亩,带领当地农民进行山楂的规模化种植,并且无偿为群众补贴苗木56万株、化肥270吨,引导帮助群众成立12个专业合作社,从种植、管理、销售等环节为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因为山楂产量的增多,县里还扶持起“维之王”等相关食品深加工企业,打造出“维之王”等全国著名商标,开发生产出果脯、果汁、山楂茶等六大系列20余品种的本土系列山楂食品,进驻到了全国各大超市,远销香港、美国、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在当地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并且衍生出集种苗培育、食品加工、服务、市场营销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

绛县山楂,树上成熟即被抢购一空,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绛县山楂,抢购一空,特色果品新趋势。

一、山楂红了,绛县丰收在望
绛县山楂,树上成熟即被抢购一空
二、特色果品,新趋势引领 三、产业升级,品牌化销售

此外,绛县还推出了二维码溯源系统,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山楂产品安全、可靠。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绛县山楂产业的品牌化销售,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腾飞 五、未来展望,再创辉煌

面对未来,绛县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化销售为抓手,推动山楂产业再上新台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绛县山楂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特色果品品牌,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收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绛县山楂产业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7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