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七价格波动剧烈,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
在云南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田七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价格波动犹如过山车般起伏不定,引人关注。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作为田七的主产区,其田七种植仍以小散户为主,小农意识浓重,有机种植不规范,且相关的田七企业布局分散,产业集聚程度低,极大地影响了文山州田七产业的整体发展。
市场价波动而起伏,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一斤的都有。田七的价格是由它的品质决定的,价格从百元到几百元不等,质量好的田七价格可能会更高。
只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内田七主产地的云南,田七价格却持续出现了“过山车”般暴涨暴跌,市场供求严重失衡,至今产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同时,零售市场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现象时有发生,而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也集聚着产业信任危机爆发的风险。
尽管外界有人把近来影响田七消费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归结于农药残留问题的曝光,但深层诱导因素远非如此。
刚上市的田七种子——红籽的价格却从3元每斤暴涨至每斤120元上下,相当于去年行情的十几倍。田七价格的大起大落让人看不明白。
田七又名田七,是一种2-3年成熟的中草药。2010年以来,田七的价格经历着过山车般的剧烈...
文山州委书记纳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2年至2014年,文山州三七种植面积以每年平均净增10万亩的规模迅猛发展,三七种植盲目跟风现象突出,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市场价格暴跌。
云南文山三七产业协会的统计显示,2014年三七的产量在3万吨左右,今年又将有约5万吨的三七入市,...
洞悉层层困境,究竟是什么推动了田七价格遭遇“过山车”?相关各方应该如何扭转当下的市场颓势,农户们又该如何保障收益呢?
国家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中心主任李大宁认为,田七产业“多小散乱”,土地资源与产业发展需求矛盾突出。同时,工业基础薄弱,附加值不高,产业层次低也使文山田七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年份 | 田七产量 | 田七价格 |
---|---|---|
2010 | 2.5 | 900 |
2015 | 5 | 100 |
2020 | 8 | 未知 |
云南田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金明告诉记者:“田七是云南的优势资源,全国95%的田七药材产自云南,云南田七产业上中游产值在全国占比很高,但下游产值占比不到两成,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市场波动:田七价格背后的故事针对这些问题,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杜英杰提出,从种植源头抓起是最原始也是最可控的方式。通过完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处理技术,确保田七的品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信任危机。
产业困境:传统、盲从、分散、无序文山田七产业协会会长、云南田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立品指出,田七产业危机的根源在于市场监管、政策聚合、科技创新、品牌战略、营销体系等方面的不足。整个产业仍处于传统、盲从、分散、无序发展的落后业态。
未来展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