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养鹅技术:利用麦田资源
在广袤的田野间,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正在悄然兴起——麦田养鹅。这种模式巧妙地利用麦田资源,实现鹅与麦共生,不仅提高了麦田产量,也提升了鹅的品质。下面,我们就来揭开这一技术的神秘面纱。
提高麦田效益:每亩麦田可养鹅40~60只,亩增效益1000元以上。
改变田间生态环境:鹅的粪便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有利于小麦的无公害生产。
粮禽共增:麦田养鹅与种草养鹅不同,既发展了畜牧业,又不影响粮食生产,实现种养结合、共同发展。
序号 | 技术要点 | 具体内容 |
---|---|---|
1 | 选择适宜品种 | 播种适合本地气候及土壤特性的小麦品种,鹅种选用性情温驯、耐粗饲、生长速度快的四季鹅、隆昌鹅、扬州鹅等。 |
2 | 短期早播 | 因鹅采食麦叶,用于养鹅的麦田其小麦播期应比当地的正常播期提早7~10天。 |
3 | 合理密植 | 用于养鹅的麦田每亩播量比常规种麦增加1.5-2公斤,基本苗25-30万。 |
4 | 短期放鹅 | 苗鹅在12月10-15日按每亩50只左右购进,室内喂饲15-20天后可逐步到麦田放牧,至2月底鹅上市出售。 |
5 | 增施肥料 | 基苗肥增加15-20公斤尿素,至12月20日前后,小麦叶龄6叶左右,促进形成冬前早发壮苗。 |
加强防病:重点防止小鹅瘟、鹅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疾病。
防止兽害:适时停放麦苗,进入拔穗期前3~5天应停止放养。
做好后期管理工作:停放后对麦田及时追施拔尖孕穗肥,促进麦苗恢复生长,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以每亩麦田养鹅50只、每只鹅出栏体重3千克、价格8元/千克、耗料4千克/只、2元/千克、药物1元/只、鹅苗4元/只、多施尿素22.5千克、价格2元/千克计算,麦田养鹅可获经济效益为50×3×8-50×4×2-50×1-50×4-22.5×2=505元/亩。
麦田养鹅,顾名思义,就是在麦田中饲养鹅群。这种做法带来了两大显著效果:一是显著提高麦田效益,二是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利用麦田养鹅,每亩麦田可容纳40至60只鹅,仅此一项,每亩就能增加效益1000元以上。这种模式不仅不影响粮食生产,还能实现种养结合,共同发展。
生态改善:鹅儿粪便的神奇作用鹅儿在田间活动,其粪便对土壤起到了改良作用。这不仅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还减少了田间农药的使用,有利于小麦的无公害生产。
麦田养鹅并非易事,
后期管理:确保麦鹅共生的稳定发展后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返青前,以提高小麦营养体的生长量为目标,提早播期、提高播量、增加施肥水平。返青后,增加肥料投入,促进麦苗恢复,提高小麦产量。
麦田鹅共生模式为农业与畜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这种模式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