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院中养孔雀,需了解其习性、饲养环境和疾病防治

孔雀,以其艳丽的羽毛和优雅的姿态,成为许多养殖户心中的宠儿。只是,想要在院中成功养殖孔雀,了解其习性、营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和掌握疾病防治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院中养孔雀,需了解其习性、饲养环境和疾病防治
一、孔雀习性

孔雀在出壳后便能自主啄食,可先让其饮用浓度为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孔雀出生后的前两个月为育雏期,前3天需在34℃的环境下生活,饲养者要提前准备好能保温的红外线灯或电热雏器,因为日龄的增加,温度可每日降低一点,一般足月后便可不再使用保温设备,具体时间以温度和雏孔雀的情况而定。

二、饲养环境

孔雀舍应尽量坐北朝南,地势高,向阳,以冬暖夏凉为最佳。面积在35平方米左右,高3米左右,用铁丝网或尼龙围成,顶部也要用网封上,一半封严以便遮阳防雨,另一半作为露天运动场所。舍内地面为硬底,为方便清扫粪便,抑制细菌繁殖,地面上可铺一层4厘米左右的砂层,在离地面约2米处,设一个栖杠以供孔雀栖息。

三、疾病防治

孔雀的抗病力与适应性比较好,但如果饲养环境差,管理不当,容易患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白痢病等。如发病应及时进行防治。一般每群孔雀的饲养量为40-50只为好,根据其生长情况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让孔雀自行饮水、采食,环境需安静,以防惊群,定期灭鼠、驱虫、防疫、消毒、防兽等工作,还需及时隔间病雏。

商品孔雀以产肉为目的,目前我国最常见商品孔雀是蓝孔雀。其肉具有丰富的高蛋白以及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物质,深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商品孔雀养殖是近年来深受养殖户们喜爱的养殖项目。

饲养孔雀的场地环境要求基本与家鸡相同,但需要准备保温和孵化设备。为了更好的驯化饲养孔雀,院中最好多种植树、灌木、植草木,使其能在树荫、绿草较多的场地中生长活动。

若是观赏型孔雀,体重达到4公斤左右,就可以售卖了。产蛋期的孔雀,营养需求会更高,应当每日给它增加动物性饲料以及昆虫和各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同时还要给它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在舍内角落处放上软草,以便它产蛋,为减少阳光对孔雀的影响,可在院内多种一些树。秋季孔雀的羽毛会蜕换,可以给它在饲料中增喂一些火麻仁。

七、人工育雏

孔雀通常采用人工育雏法,育雏大概在2个月左右,1-20日龄的孔雀一般采用笼养或网养,每个网架宽为200cm左右,长250cm,底网高为60cm左右,栖架室内外可设置。

八、生长温度

孔雀在1-10日龄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4-38℃,11-20日龄适宜温度为26-28℃,21-30日龄适宜温度为20-25℃,31日龄以上适宜温度为15-20℃。

序号 注意事项
1 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养殖活动合法合规。
2 处理好邻里关系,避免噪音或环境影响。
3 做好防疫工作,预防孔雀感染各种疾病。
4 定期对孔雀进行驱虫,保证饲料卫生。
5 及时清理饲养场地,保持环境卫生。
院中养孔雀,需了解其习性、饲养环境和疾病防治

环境打造:商品孔雀的饲养与管理

2. 饲养密度:每群孔雀以40只左右为宜,密度随孔雀日龄降低。

3. 喂食:雏孔雀需每天2次喂食动物性饲料、青草或蔬菜等,20天后的幼孔雀可逐渐到室外活动,自由采食。

孔雀的疾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 日常饲养管理:定期对孔雀进行驱虫,保证饲料卫生,及时清理饲养场地。

2. 环境消毒:做好饲养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3. 防疫措施:做好防疫工作,定期灭鼠、驱虫、防疫、消毒、防兽等。

本地案例:绿色养殖,打造特色品牌

某养殖户位于我国南方,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采用绿色养殖方式,成功打造了特色孔雀品牌。他通过科学饲养、严格防疫,使得孔雀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该养殖户的经验表明,只有深入了解孔雀习性,打造适宜的环境,才能在养殖行业中脱颖而出。

未来展望:孔雀养殖的广阔前景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孔雀养殖市场前景广阔。养殖户应抓住机遇,不断提升养殖技术,打造特色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