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山东普集焦家村,养蚂蚱成为村民致富新途径

年份 蚂蚱养殖规模 村民收入
2008年 初涉养殖 未形成规模
2018年 形成规模 收入二三十万元

在济南章丘普集街道焦家村,村民们在探索致富新途径的道路上,找到了养蚂蚱这门生意。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昆虫,竟然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新宠。

山东普集焦家村,养蚂蚱成为村民致富新途径

焦家村村民焦儒彬,曾是村里第一个尝试养蚂蚱的农户。他回忆说:“2008年,我看到村里有人养蚂蚱,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于是开始尝试养殖。”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个冷门行业,但焦儒彬却坚信自己的选择。

焦儒彬说:“蚂蚱的养殖并不复杂,只需要保证草料充足,不沾农药,蚂蚱就能存活和繁殖。我租了15亩土地,其中10亩用来种植玉米做草料,5亩用来建造养殖大棚。”

如今,焦儒彬已拥有23个养殖大棚,是村里的养殖大户。每年忙碌五六个月,收入能达到十万元左右。他高兴地说:“养蚂蚱确实是个赚钱的好方法,而且管理起来也简单,比种地轻松多了。”

在焦家村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养殖蚂蚱。据不完全统计,焦家村目前约有40个养殖大棚,养殖户年收入能达到二三十万元。这些大棚大多位于农田里,被村民们戏称为“蚂蚱公寓”。

焦儒彬表示,蚂蚱不仅可以作为美食,还可以制作成高档鱼饲料和出口海外。此外,蚂蚱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如高蛋白、低脂肪等,备受消费者喜爱。

只是,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担忧也随之而来。焦儒彬说:“有些人担心,大量养殖蚂蚱会导致‘蝗灾’,给农作物带来灾害。但我觉得,只要科学养殖,合理规划,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对于村民们的担忧,焦儒彬呵呵一笑称:“这在章丘根本不可能发生。一是现在的蚂蚱养殖数量很少,而且它们和真正野生的蚂蚱还是差别很大的。一旦离开了养殖基地,根本不适应那些带着农药和化肥的农作物。另外,最为关键的是现在环境保护好了,蚂蚱的天敌非常多。拿我们养殖基地附近大量的鸟儿在周围觅食,即使有一部分蚂蚱逃出了养殖大棚,很快就会成为鸟儿的腹中餐。”

焦儒彬表示,他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帮助村民们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他还建议成立一个蚂蚱养殖协会,把各种风险都考虑进去,提前做好防范准备,确保养殖蚂蚱赚钱的同时,也不会给农作物造成隐患。

焦家村:蚂蚱养殖的摇篮
山东普集焦家村,养蚂蚱成为村民致富新途径

只是,2023年2月全国“禁野令”的出台,让焦家村的养殖户们心头一紧。禁野令的实施,让原本热闹的蚂蚱市场变得扑朔迷离。村民们担心,今后是否还能继续售卖和食用蚂蚱,这一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养殖效益:一亩地收入近7000元

尽管面临禁野令的挑战,但养蚂蚱的效益依然可观。以焦儒彬为例,他共拥有23个养殖棚,每个棚一年能产出150斤蚂蚱,按批发价20元每斤计算,一个棚的销售额就高达3000元。除去成本,一年的纯利润可以达到十万元左右。焦儒彬表示,一亩地的纯产值近7000元,相比其他行业,养蚂蚱无疑是一条更为赚钱的途径。

蚂蚱的价值:美食与中药的双重身份

蚂蚱不仅是美食,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焦儒彬表示,蚂蚱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解毒养颜的功效。因此,蚂蚱不仅可以作为美食,还可以作为中药,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养殖技术:简单易学,管理轻松 未来展望:多元化发展,保障养殖户权益

面对禁野令的挑战,焦儒彬认为,养蚂蚱的未来需要多元化发展。他建议,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养殖户将蚂蚱加工成食品、饲料等,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建立蚂蚱养殖保险制度,降低养殖户的风险,保障这个行业能够顺利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