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养殖技术要点:探讨蚂蚱养殖的基础知识、定义及背景
蚂蚱的养殖技术与产业化开发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是源于民间食用而发展起来的,有着坚实的产业化基础,是一个比较容易推广的好项目。只有掌握了蚂蚱的养殖技术,才能更好的创造效益。
蚂蚱养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人工技术手段,在适宜的环境中饲养蚂蚱,以满足市场对蚂蚱肉、蚂蚱虫等产品的需求。蚂蚱养殖具有投资少、回报高、技术门槛低等特点。
2. 种卵孵化蚂蚱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先在养蚂蚱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
孵化条件 | 温度:28℃~33℃ |
---|---|
土壤含水量 | 20%~30% |
孵化时间 | 10~15天 |
刚孵化出来的蚂蚱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所以在蚂蚱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蚂蚱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蚂蚱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只要温度适宜、饲料充足,蚂蚱每5~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时间为20分钟左右,共蜕5次皮,所以蚂蚱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其间的管理重点是:蚂蚱每蜕一次皮为一龄,三龄以前的蚂蚱采食量不大,生存能力差些,所以应精心管理,如遇大雨,应及时用塑料布覆盖大棚,三龄之后就不怕下雨了。
5. 场地选择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东西走向,棚养。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另也应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蚂蚱中毒死亡。
蚂蚱又名蝗虫,它不仅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身,而且许多大型饲料厂家都需蚂蚱干品磨粉做动物饲料添加剂,所以蚂蚱的人工养殖前景广阔,市场越来越好。
由蚂蚱养殖技术要点:探讨蚂蚱养殖的基础知识、定义及背景。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蚂蚱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的方向。
技术难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的村民尹秀芹,凭借对蚂蚱养殖的热爱和执着,成功创办了合作社。面对技术难题,她通过网络、书籍和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逐步积累经验。她计划在掌握蚂蚱养殖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产业链。
保护野生动物:法律与执行的合力全国人大代表尚伦生指出,我国法律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加大,严厉禁止猎捕、交易、食用野生动物。司法机关对涉及野生动物保护犯罪的案件,加大打击力度,保护生态平衡。
成虫产卵:生命的延续蚂蚱成虫经过生长发育,开始交配产卵。雌蚂蚱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次产卵60-80粒。产卵后,雌蚂蚱大多死亡。自然温度下,蚂蚱每年发生两代,通过保温处理,可轻松年养三批,提高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