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圣女果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危害严重

圣女果,又称樱桃番茄,因其小巧可爱、口感鲜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在种植过程中,圣女果青枯病却成了困扰许多菜农的一大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圣女果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圣女果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危害严重
一、病原菌特性

圣女果青枯病由假单孢属杆菌侵染所致,是一种土传细菌性病害。病原菌随残体留田间越冬,无寄主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1~6年。适合微酸性土壤,病菌生长适温30~37℃,最低10℃,52℃经10分钟致死。病区土温20℃时,病菌开始活动,当土温25℃,土壤湿度超过25%时,出现发病高峰。

二、为害症状

圣女果青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和果实。初期,植株顶端叶片萎蔫下垂,随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凋萎。起初病株中午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发病快,蔓延急速。土壤干旱,气温偏高,染病经过2~3天,导管被细菌堵塞,很快死亡,植株枯死,茎叶仍为青绿色。

三、防治方法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青枯病的砧木嫁接番茄
轮作 与中国农林网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水田轮作
药剂处理 发病初期,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600倍液,或50%春雷氧氯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约0.5kg,每7d灌1次,连灌2~3次
加强田间管理 多施有机肥或草木灰,并尽量减少伤根,及时拔除病株,并以生石灰消毒
改良土壤 整地时可适当施用石灰或草木灰等碱性肥料,降低土壤酸度,使土壤显微碱性,以抑制病原细菌的生长,减轻发病。增施钾肥,也可抑制青枯病菌的繁衍;以硝酸钙代替铵类氮素化肥,也具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某地圣女果种植户,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同一品种,导致青枯病发生严重。经调查,采取以下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选用抗青枯病品种

与水田轮作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加强田间管理

圣女果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通过选择抗病品种、轮作、药剂处理、加强田间管理和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圣女果青枯病。希望本文能为广大菜农提供有益的参考。

圣女果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危害严重,需加强防治。已经说过,下面看看青枯病防治: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

圣女果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危害严重

案例一:土壤改良与病害控制

在江西南昌的一处圣女果种植基地,由于连年种植,土壤酸化严重,加之病虫害频发,青枯病逐年加剧。为了遏制病害,种植户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轮作和化学防治。在改良土壤方面,他们施用了石灰和草木灰等碱性肥料,调节土壤酸碱度,并增施钾肥以抑制病菌繁衍。结果显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土壤酸度得到有效降低,青枯病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圣女果种植园区,由于青枯病对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种植户开始尝试嫁接技术。他们选用了抗青枯病的砧木,成功嫁接了番茄苗。嫁接后的植株不仅抗病性强,而且生长更加旺盛。经过三年跟踪调查,嫁接苗的青枯病发病率仅为0.5%,而未嫁接的植株发病率则高达30%。

在广东广州的一处圣女果种植基地,青枯病曾一度肆虐,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损失。他们尝试了多种化学药剂,如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等,并采取灌根的方式进行处理。经过连续两轮的药剂处理,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也恢复了正常。种植户表示,药剂处理是控制青枯病的重要手段,但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施用方法。

综上所述,青枯病的防治需要多管齐下,从土壤改良、嫁接技术到药剂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有效遏制青枯病的蔓延,保障圣女果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