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大葱滞销,农户面临销售难题
最近几天,潍坊市妇联驻安丘市辉渠镇朱家河村第一书记牟庆华发起了“爱心葱”帮扶活动,帮助朱家河村销售了近17万斤大葱,农户们的销售压力大为减轻。牛艳洁得知辉渠大葱滞销的事情后,在业主群里发布了消息,110余户业主认购爱心大葱,帮葱农渡过难关。
12月3日上午7时,安丘市辉渠镇朱家河村开始了忙碌,农户们开着三轮车往来穿梭,将大葱运到大货车处。这并不是有客商在收购,而是潍坊市妇联驻安丘市辉渠镇朱家河村第一书记牟庆华帮忙联系销售的。
王世云站在大葱堆前显得很无奈。潍坊新闻网5月1日讯近日,潍坊晚报报道了安丘市金冢子镇车戈庄村葱农王世云大葱滞销无人去拉一事,4月28日上午,记者 前往王世云的大葱地时,地里的6000多斤大葱已经被全部拔了出来,其中3000多斤被扔到了地头上,还有3000斤已经送给村民喂牛羊。
4月22日,安丘市金冢子镇车戈庄村村民王式坤种的2亩大葱被免费拉走。忙碌近一年,王式坤的2亩大葱不仅一分钱没挣到,为了把大葱送出去,他还提前给来拉大葱的人备好了茶水。24日,记者了解到,大葱无人收,农户又着急腾地种庄稼,不少村民跟王式坤一样,寻找愿意免费运走大葱的人。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村民想送出大葱都成了一个难题,因为没人愿意要。
24日,记者来到该村,远远地便看到农田里绿油油的大葱连成片,这些大葱看上去已经没有那么鲜嫩,不少已经结出了骨朵儿,底部一层层干枯的葱叶耷拉在地上,而在村里、农田里却看不到收葱者的身影。
村民王式坤告诉记者,当天村里没有收大葱的,村里种的大葱很多都没卖出去。谈及大葱的行情,村民们都感叹“行情不好”。大葱的价格自去年以来一直不好,到村里收葱的人给出的价格是1毛钱一斤。
“按一亩地能产1万斤大葱计算,1毛钱一斤一亩地能卖1000元,勉强够雇人的劳务费。”王式坤说,这样的价格,买葱种的200多元,买肥料的300多元,还有浇地的费用全搭进去了,忙活一年反赔进去500多元钱,村民们想等行情,不料年后变成几分钱一斤,眼下就这个价也没有人收。
4月中旬的一场雨,为农民种花生、种大姜送来了雨水,王式坤种葱的地准备种花生,眼看着种花生的最佳时节慢慢过去,大葱却还在地里,他犯了愁。雇人把大葱运出来,又是几百元的人工费,而且拔出来的大葱根本没地方放,很快就会烂掉,最后只能扔到沟里。没办法,王式坤找到了一个认识的收购商,一分钱不要,求着对方把大葱收走。对方答应后,王式坤满心欢喜,准备好茶水,买好捆葱用的绳子,等候着对方的到来。
22日,他种的大葱被拉走了。“地里的大葱免费送,人家还是看着平时交情不错的面子才来拉。”王式坤说。
另一名村民和王式坤同一天卖出了大葱,5亩葱收购商给了500元钱。
在车戈庄村里,两辆蓝色的大货车停靠在村民家门口。车主周玉华说,这车是他用来往北京送葱的,现在经常闲置在家。当地的收购商看好大葱后进行收购,加工后的大葱会找周玉华帮忙运到北京,周玉华从中挣运费。
周玉华说,往年他三天就要往北京运一次大葱,现在他平均十天能运一次就不错了。
周玉华坦言,即便葱农免费将大葱送给收购商,收购商也挣不着钱。“收购商自己雇人拔葱,然后加工,加上到北京的运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周玉华说,现在收购商将葱运到北京后不好卖,一元一捆都很少有人要。天气越来越暖和,大葱卖不出去第二天就开始烂。
在村民王式国的地里,记者看到,部分大葱的根部开始溃烂。“现在大葱的质量明显不如年前,年前的大葱挺拔,水分多。”王式国说,年前亩产能达到一万多斤,现在也就剩下六七千斤了。因为大葱在地里的时间越来越长,部分大葱开始腐烂。
谈及大葱滞销的原因,葱农们表示,种植面积扩大是主要原因。葱农周新启说,前几年大葱行情不错,很多人盲目扩大种植面积,现在他们村家家户户都种大葱,有的种植规模达到了10亩,周围几个村的情况相同。
南方不少城市也开始种大葱,这个季节正是南方大葱的销售旺季,也对本地大葱的销售产生了冲击。
种葱已经近10年的周新友说,大葱每斤不足一毛钱的情况他遇到过,但是过年后价格又涨上来了,今年这种情况实在少见。
说起今年大葱的价格,王式坤也表示,和种植面积扩大有直接关系,种葱的太多,市场消化不了。“大葱不像大姜,大姜卖不掉能存起来,等行情好的时候再拿出来卖,大葱没人要,葱农只能扔掉。”王式坤说。
该村村支书王永财表示,大葱算是他们村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了,村里1000多亩地,大葱的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亩,今年的行情让不少葱农吃了苦头。
年份 | 种植面积 | 产量 | 平均价格 |
---|---|---|---|
2019 | 600 | 120 | 0.8 |
2020 | 800 | 160 | 0.6 |
2021 | 1000 | 200 | 0.4 |
2022 | 1100 | 220 | 0.3 |
从安丘大葱滞销,农户面临销售难题。过渡到安丘大葱:农户销售新路径探析,我们继续前进。
滞销之困:现实与挑战 只是,这并非孤例。近期,安丘市金冢子镇车戈庄村的村民王世云也面临了同样的困境。自大葱丰收以来,无人问津,村民们的地里堆满了待销的大葱。当地媒体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爱心企业和义工们闻讯而至,帮助葱农销售了十万斤大葱,并在安丘市区举办了爱心赠葱活动,将八万多斤大葱送到市民手中。
市场与种植:供需失衡之谜 为何会出现如此困境?村民们分析,大葱种植面积的扩大是主要原因。近年来,安丘地区大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市场需求并未相应增长,导致供过于求。此外,南方城市的崛起,也冲击了本地大葱市场。面对市场压力,不少葱农陷入了困境。
未来展望:创新与转型 面对挑战,当地政府和农户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出路。牟庆华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以拓宽销售网络。同时,推广种植结构调整,引导农户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和规模,降低市场风险。
在这场爱心援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通过创新和努力,安丘大葱的农户们有望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