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效益下滑,农民面临种粮抉择
综上,农民种粮收益存在下降趋势,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如何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的路径,如何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这些议题正日益成为农业领域关注的焦点。近几年的数据均显示,两大口粮作物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过去的2021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亿吨,相当于我国产量的24%,该比例达到...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2006年开始,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就是托市收购,给农民一颗定心丸,很大程度上使得粮食连续多年大丰收,2006年至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逐年提高,2014年至2017年保持...
从几年的小麦价格看,普通小麦的价格呈现出连续小幅度下调的趋势,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普通小麦整体处于“供大于求”,如果再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只会降低种植...
目前的粮食价格水平下农民种粮不挣钱是个事实,谷贱伤农 这个道理也是个常识,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也是必然,这对国家粮食安全也一定会带来不利...
各地对抓紧抓好今年粮食生产的认识一致、态度坚决、措施扎实,但同时春管春耕也面临种粮效益低、小麦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
基于此,本文全面梳理当前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研究和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供理论支持。
高鸣、姚志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提出现阶段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发展阶段与成果共享、长期目标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平衡协调,重点是建立长效惠农政策体系和增强种粮农民风险应对能力...
彭超表示,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在粮食主产区指定一些国有企业以某个保底价格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来稳定农民的种粮收益,稳定生产预期,应该来...
安徽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耕现代农业,扩面积提单产,增总产提效益。”程夕兵打趣,“我现在是种粮的‘海陆空司令’。“在流转来的4300亩高标准农田...
小麦效益下滑,农民面临种粮抉择,如何平衡效益与粮食安全?的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是种粮新策略:效益与安全双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