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半沟村以红薯特色种植,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金秋时节,平定县巨城镇半沟村的红薯产业基地一片丰收景象。这里,红薯不仅是一种农作物,更是村民们增收的“金蛋蛋”。
年份 | 红薯种植面积 | 村民收入 |
---|---|---|
2010年 | 500 | 50 |
2015年 | 1500 | 150 |
2020年 | 2000 | 200 |
半沟村耕地土质是砂壤土,透水、透气性较好,适宜红薯种植。红薯种植多了无法倒茬,土地在村民眼中特别精贵,猪粪、鸡粪等农家肥当家,所以长出的红薯营养丰富、口感甜,很受消费者欢迎。
半沟红薯成功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识产品,成为阳泉市唯一的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还带动了周边的6个村共同发展红薯种植。
从每年11月份到第二年清明前后,半沟村村民们结伴出行,半沟红薯也就此香飘山城,1公斤10元钱还供不应求,这也成为半沟人红薯种植后的另一笔收入。
“富村帮穷村、强村带弱村”的协作发展模式,让半沟村红薯产业成为周边村庄的示范。陈德秀家的红薯通过网络直播走向大江南北,互联网经济的兴起,让这个太行山深处的小村,和世界拉得更近。
今年44岁的李玉笔是半沟村的红薯栽植大户,在阳泉街头卖烤红薯已经有13个年头。他的伯父就是30多年前第一个走出半沟卖烤红薯的。为了红薯保鲜,即使在数九寒天屋里也不生炉子,晚上经常是给红薯加上一层被子,自己却穿着衣服钻到透心凉的被窝里睡觉。“小小红薯,承载梦想,渗透辛劳”。
近年来,半沟红薯的名气越叫越响,村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阳泉市充分利用半沟红薯的名气,通过打造优质红薯生产基地,实现了特色农产品集约化布局和规模化经营,使得农民致富有了新希望。
半沟村有1500多亩地,1200多亩都种了红薯。红薯,这个在贫穷年代的果腹之物,如今却成了半沟人增收的“金娃娃”。
平定县巨城镇半沟村,常住人口512人,村里坡地多、土壤含沙多,种植条件差,是一个典型的“地上没抓的,地下没挖的”纯农业小山村。虽然现在村民们靠...
为了提高半沟红薯的知名度,2012年,在镇、村两级的积极推介下,半沟红薯注册了“半沟”商标。镇、村两级还共同出资7万元,为全村60户烤红薯的村民统一免费定制了红薯烤车。
阳泉市平定县半沟村红薯种植史已有40余年。据悉,2019年,示范区辐射带动红薯种植面积增加到6000多亩,种植户3000多家,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
刨红薯是个受罪活,虽然现在有了机器,但是陈培华还是习惯于用老式的农具。红薯精贵,磕碰不得。9月底,在平定县半沟村,一层层的梯田里,到处是刨红薯的农民。
薯烤车。村党支部书记陈培银告诉记者,烤红薯是半沟人用苦与累趟出的一条致富路。目前,村里在红薯深加工上做文章,计划把半沟红薯加工成真空包装红薯干、红薯条,通过龙头带动,真正让半沟红薯走出娘子关,成为阳泉新名片。
作者:白雪峰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相关推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红薯的信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红薯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通过分析平定半沟村以红薯特色种植,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红薯致富,半沟村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半沟村红薯的种植优势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