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根腐病是豌豆根部腐烂,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的病害
豌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深受人们喜爱。只是,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种名为根腐病的病害侵袭,严重影响了豌豆的产量和品质。那么,豌豆根腐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个谜团。
症状 | 危害 |
---|---|
主、侧根部变黑 | 根系腐烂,影响植株吸收养分 |
维管束变褐或土红色 | 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
根瘤和根毛减少 | 降低植株抗病能力 |
植株矮化、茎细、叶小、叶色淡绿 | 影响豌豆的正常生长 |
个别分枝萎蔫或枯萎 | 降低产量 |
荚数大减或籽粒秕瘦 | 影响豌豆的品质 |
茎基部缢缩或凹 | 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
土壤水分过多,排水不良
土壤温度低,出苗缓慢,有利于病菌侵入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孢子囊
病菌通过土壤、病残组织及种子传播蔓延
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药剂拌种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排水良好
及时清除病残组织
使用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合理灌溉,避免土壤积水
案例分析某地区某农户种植的豌豆,由于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水分过多,排水不良。经过调查,发现该农户的豌豆植株出现了根腐病的症状。经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豌豆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豌豆根腐病是豌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了解其症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于保障豌豆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豌豆根腐病是豌豆根部腐烂,导致植株生长受阻的病害。的背景,我们引出豌豆根腐病防治新策略探析。
豌豆根腐病,这个潜伏在地下的隐患,不仅让豌豆种植者头疼,更是威胁着产量和品质的大敌。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病害的防治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为你揭示如何在田间地头赢得这场战役。
豌豆根腐病,顾名思义,主要侵袭的是根和根茎。在苗期和成株期都有可能中招,但最严重的还是开花期。一旦发病,根部和根茎部会呈现黑色,纵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或土红色,根瘤和根毛大量减少。轻则植株矮化,重则茎基部缢缩,最终导致整株枯萎。
病菌主要通过土壤、病残组织和种子传播,尤其是在排水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率更高。
案例一:甘肃贡井选的抗病之路在甘肃的贡井选,当地农民在长期的种植实践中,出了一套独特的防治方法。他们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如贡井选、麻豌豆等,成功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贡井选作为当地主推品种,不仅口感好,抗病性更是不容小觑。
2019年,贡井选在贡井镇大面积推广,经统计,抗病品种的应用使得根腐病的发病率降低了30%,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了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也是防治根腐病的有效手段。在种子处理过程中,使用20%三唑酮乳油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防治病菌的传播。
豌豆根腐病虽然令人头疼,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防治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害的发生。未来,因为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新技术的应用,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绿色、高效的防治手段。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豌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