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沈利成运用科技手段,致力于解决水稻增产增收难题

年份 平均亩产 增产比例
2014 614.6公斤 7.9%
2015 627.5公斤 2.5%
2016 640.2公斤 2.8%

沈利成,一位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农业工作者,他不仅继承了家族三代种粮的传承,更以科技创新为武器,致力于解决水稻增产增收的难题。

沈利成运用科技手段,致力于解决水稻增产增收难题

沈利成说:“点击应用服务平台这个‘智能帮手’,我按照它推荐的施肥配方来配肥,田地‘缺什么补什么’,实现了肥料‘量身定制’,不但保证了水稻的生长,还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近年来,沈利成承包的田地作为八步区重点示范样板,先后参与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及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多个示范样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沈利成的带领下,北联村冬种红花草达到2000多亩,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他说:“冬种绿肥,培肥地力,这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

除了种植技术上的创新,沈利成还走上了机械化生产之路。从最初的3台机械发展到现在的11台,他实现了水稻生产从播种、插田、施药到收获、烘干、加工的全程机械化。

在品种选择上,沈利成全面推广以超级稻、优质稻为主的优良水稻品种,优质专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他还广泛普及各项农业实用技术,从2012年开始试验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种植技术,逐步实施代耕、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代烘干、统一管理的“五代一统”规模化种植模式。

某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显示,沈利成的种植模式不仅节省了大量劳力和生产成本,种田效益还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台风过境,吹不倒的稻苗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这片水稻的种植户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法宝让水稻抗倒伏能力如此之强?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沈利成对农业科技的深入研究和执着追求。

如果您对水稻的种植技术感兴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水稻频道,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在八步区的田野上,有一位名叫沈建雄的农民,他的故事正在开启农业科技赋能水稻的新篇章。沈建雄和他的家族三代都以种粮为生,而他的爷爷,沈利成,更是全国知名的种粮大户。

智能科技助力,肥料精准施用
沈利成运用科技手段,致力于解决水稻增产增收难题
示范样板引领,科技种植模式 全程机械化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效益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农业新风尚

沈建雄和沈利成的成功故事,只是科技赋能农业的一个缩影。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民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增产增收,开启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