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尝试红薯种植,探索农业新领域
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有一位名叫胡小黎的80后女大学生,她勇敢地踏上了红薯种植的道路,探索着农业的新领域。
年份 | 事件 |
---|---|
2007年 | 胡小黎结婚后,考虑到家庭情况,决定种植红薯,开始了她的农业生涯。 |
2008年 | 胡小黎引进了水果薯,但由于土地、气候等原因,种植效果并不理想。 |
2009年 | 胡小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宝鸡农科所学习,接触到了陕西本地的红薯品种“秦薯”。 |
2010年 | 胡小黎创办了乐思薯红薯专业合作社,开始了红薯种植的规模化经营。 |
2015年 | 胡小黎的红薯合作社加入社员180多户,种植面积1100多亩,年销量达到80多万斤。 |
起初,胡小黎对农业一无所知,她的父母和村里的乡亲都对她选择种地表示反对。只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网络学习和实地考察,逐渐掌握了红薯种植的技术。
胡小黎发现,红薯不仅可以食用,其叶子也可作为“皇后菜”食用,营养价值很高。于是,她专门跑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取经”,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并引进了果薯、紫薯等新品种。
为了解决红薯种植中的一些问题,胡小黎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针对红薯喜温的特性,她开发出了“覆地膜”的方式,既保护了薯苗,又促进了红薯的生长。
胡小黎的红薯种植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她的红薯合作社每年销量达到80多万斤,被人称作“红薯女王”。她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领域,探索农业的新天地。
胡小黎的成功并非偶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毅力、有创新精神,就一定能够在农业领域取得成功。
从医学到农业,胡小黎的跨界之旅胡小黎,一位医学院的毕业生,曾拥有过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只是,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城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农业领域。起初,她只是将红薯作为一种“懒庄稼”来种植,以方便照顾家人。只是,正是这份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执着,让她在红薯种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胡小黎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传统的种植方式容易导致红薯断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创新性地采用了“起大垄”的种植模式,将红薯地垄起在地表较高部位,收获时机器只在表面挖掘,人工在后方进行分拣,大大降低了红薯断裂的比例。
销售渠道的拓展与多元化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胡小黎不仅将红薯销售给周边的商贩,还开发了新的销售模式——亲子农事体验游。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在示范园挖红薯、吃红薯,这种寓教于乐的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家庭前来参与。
2009年,胡小黎办起了红薯合作社,为乡亲们免费进行红薯种植培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如今,合作社已经加入社员180多户,种植面积1100多亩,成为当地村民创业致富的标杆。
胡小黎坚信,红薯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她正致力于将红薯产业与旅游业、生态农业等相结合,打造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