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计划打造鲍鱼养殖基地,以提升海洋渔业产值
在山东荣成这片富含海洋资源的土地上,一场关于鲍鱼的养殖革命正在悄然展开。荣成市,这座以海为生、以渔为荣的城市,正计划打造一座现代化的鲍鱼养殖基地,以期提升海洋渔业的产值。
“三年养一鲍”,这是鲍鱼养殖的常态,也是养殖户们辛勤付出的写照。从育苗、放流、转场到清除敌害生物、防治病害、移植海藻、分级采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
只是,正是这种执着与坚守,使得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及养殖工艺体系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长青鲍鱼肉细味鲜,营养丰富,口感绵软、肉糯又有弹性、有嚼劲,成为“鲍中上品”。如今,荣成鲍产量占到山东省的66%、全国的9%。
年份 | 荣成鲍产量 | 占山东省比例 | 占全国比例 |
---|---|---|---|
2020 | 12,000 | 66% | 9% |
2021 | 13,500 | 67% | 10% |
2022 | 15,000 | 68% | 11% |
“再过几天,这些种鲍就开始产卵排精了。”作为长青公司育苗分公司的技术厂长,21年的从业经历,让刘光良对鲍鱼育苗的每一细节都了如指掌,“育苗是养鲍的起点和最大难点。”
鲍鱼养殖周期长,涉及环节多,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质量安全问题。同时,日本又是世界上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最苛刻的国家之一。
出口日本:严格监管,品质说话作为优质皱纹盘鲍天然主产区的山东荣成市,在检验检疫部门的帮助下,鲍鱼产业再续辉煌。去年,位于该市的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向日本出口鲜活鲍鱼7批、重24吨。
荣成鲍鱼如何闯进食品要求异常苛刻的日本市场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者走进了长青公司。
“桑沟湾10万亩天赋优质海区,是上天对荣成厚爱,长青公司会利用好这一自然条件,发挥好全国海产贝类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扩大荣成鲍鱼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增加话语权。”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李晓波信心满满。
打造海洋牧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行“小鲍苗在育苗车间长到2.5~3厘米后,即可进行人工放流。”桑沟湾畔,海天澄澈,孙东一指着一大片海域告诉我们,桑沟湾10万亩的海洋牧场中,他们为鲍选择的放流区域只有2000亩。
技术人员每天对水质进行取样化验,定期送往中国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单位进行化验,保证养殖基地内水质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
山东荣成鲍鱼养殖基地的建设,不仅是对海洋渔业产值的一次提升,更是对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行的一种探索。未来,荣成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鲍鱼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荣成鲍鱼,海洋养殖的璀璨明珠
从传统养殖到科技引领
“三年养一鲍”,这是鲍鱼养殖的艰辛写照。只是,在荣成,这种传统养殖正逐渐被先进的科技所取代。长青公司,作为荣成鲍鱼养殖的佼佼者,其育苗分公司技术厂长刘光良自豪地介绍:“我们的育苗技术已经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背后,是长青人对鲍鱼养殖工艺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