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苗期管理:关注梭鱼幼鱼生长
总体而言,梭鱼属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的鱼类,是较好的养殖对象。幼鱼的洄游规律与成鱼基本相同,但通常离岸时间较成鱼晚,所栖息的水深更浅些。
梭鱼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成为黄渤海主要养对象之一。鱼苗的包装通常用自制的双层塑料薄膜袋,每只袋装幼鱼苗3500--4000尾,充足氧气后,再将塑料袋装入纸质包装箱中。
梭鱼苗期管理要点1. 梭鱼幼鱼腺垂体的研究;海洋科学;1984年04期
管理措施 | 具体内容 |
---|---|
水质管理 | 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PH值保持在6.5-7.5之间,白天提供充足自然光照,晚上降低光照强度。 |
饲料投喂 | 纳苗前期以粉状饵料为主,日投饵2~3次,投喂量是梭鱼体重的3%~4%。 |
环境调控 | 纳苗中期,港内鱼虾增多,游泳能力增强,故再提闸纳苗时,闸外水位要高于港内水位7厘米以上。 |
同时在闸门的里边,插入八字箔,减少鱼、虾苗逃出的可能性,八字箔开口大小,应与进水的流速成正比。小闸诱苗,落潮时关大闸,提小闸,使港内的清水向外流出,流出的水温度较高,利于梭鱼顶流喜温习性,将苗引进小闸外沟中,这时部分鱼苗逆游入港,另有部分鱼苗集中于外沟。
摄食水平、氨氮胁迫对梭鱼幼鱼生长影响及其毒理效应研究.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分析,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精细化管理分析。摄食水平、氨氮胁迫对梭鱼幼鱼生长的影响及其毒理效应史研究。
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 去开通 忧忧的油菜.. 上传于:2016-09-14 粉丝量:14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相关 目录 笔记 书签 暂无目录 点击鼠标右键菜单,创建目录 暂无笔记 选择文本,点击鼠标右键菜单,添加笔记 暂无书签 在左侧文档中,点击鼠标右键,添加书签 梭鱼幼鱼的生态生长效率研究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 1 / 2 文档格式:PDF | 页数:2 | 浏览次数:2 | 上传日期:2016-09-14 07:11:06 | 文档星级: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 关注微信公众号 道客巴巴网站版权所有 | ©2008-2024 |网站备案:京ICP备18056798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365号
由于咸淡水养殖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无论是天然港养或人工港养,从纳苗到收获,一般生产周期只有4至4个半月,必须预先做好充分准备和计划。
饲料投喂方式提高饲料营养与质量加强养殖管理与疫病防控日常管理定期巡塘,观察梭鱼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池塘管理措施。梭鱼会在水底产卵,卵通常呈绿色或棕色,受精后会产生浮游的幼鱼。繁殖生理学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了解梭鱼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有助于保护其种质资源,确保物种的延续。
低密度组梭鱼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及成活率均要优于高密度组,而低密度组的饲料系数与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密度组分...
待潮上涨至港内水位相近时,小闸排出的水流速减缓,此时把小闸全部提起,这时鱼苗就可以全部从闸门入港,然后关闭小闸。因梭鱼苗具有逆流性与喜温性,因此小闸在纳梭鱼苗时的数量上经常超过大闸。
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而PH值保持在6.5-7.5之间,白天应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照,晚上可逐渐降低光照强度以避免激惹影响梭鱼苗的生长发育,并定时清理残饵、淤泥以维护水质。养殖过程要加强管理,避免溢出以及养殖密度过大。另外还要注意梭鱼苗的群养老化,建议按每10~15尾每立方米比例养殖,同时注意过度饲养会降低水质和增加水体病菌,不利于梭鱼幼苗的生长发育。
为提高梭鱼鱼种的培育规格,梭鱼夏花应提前放养,以促进主养鱼快速生长。运输时间控制在3小时之内,鱼苗成活率可达100%。鱼苗入池前期,是梭鱼的快速生长期,以粉状饵料为主,日投饵为2~3次,投喂量是梭鱼体重的3%~4%。
纳苗中期,港内鱼虾增多,且逐渐长大,游泳能力也增强,故再提闸纳苗时,闸外水位要高于港内水位7厘米以上,才能保证鱼、虾不致外逃。纳苗后期则应高出闸内水位10厘米时才能提闸。
4月底以前,对港地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进行清港溜沟,在涨潮时,提起全部闸门,放水入港,反复注排水3次~4次,冲洗港内积存盐碱和腐殖质,在开闸排水时冲疏大小沟渠。诱纳鱼、虾苗进港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必须具有操作闸门的技巧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要保证梭鱼苗成活率的高低,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要确保梭鱼苗运输箱内的水质和温度与养殖水域相同。相信只要认真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提高梭鱼苗成活率。
从芒种到小暑是纳苗时期,鱼、虾苗因为潮流入港。纳苗可分为大闸纳苗,即涨潮时提大闸,水流入港内,鱼、虾苗则顺流而下入港,此时,流速要掌握大于鱼苗游速,以免已纳入的鱼、虾苗逃出。
针对梭鱼苗期管理:关注梭鱼幼鱼生长,确保成活率。的观点结束,现在看梭鱼苗期关键养护,提升成活率新策略。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梭鱼养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优化养殖管理、提高成活率,梭鱼养殖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