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与桑葚树,同根同源
桑葚,在我国广东、广西、湖南、江苏、浙江、山东、新疆等地广泛分布,是乔木植物桑树或者桑科落叶灌木的成熟果穗。它不仅形态各异,更具有药食两用的价值,是一种营养丰富、前景广阔的水果。
桑葚,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学价值,逐渐成为百姓喜爱的水果和保健品。一般每亩产桑果1000~1500千克,桑叶1500千克。
夏津县政府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古桑树群保护与发展规划;注册了夏津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药桑之乡”称号。
在山东省夏津县闫庙村,村民们正忙碌地在古桑园中采摘桑葚。这里的黄河故道蜿蜒曲折,古桑树形态各异。有句俗语:“桃三杏四梨五年,桑葚当年就卖钱。”道出了桑树的独特之处——它不像其他果树那般需耐心等待数年,嫁接栽培的桑树第一年便能挂果。
桑树和桑葚树没有区别,两者属于同一种植物。桑树包括果桑和供蚕吃食的叶桑,其中桑葚树的果实为紫黑色,果梗较短,果肉酸酸甜甜,汁水较多。
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位于山东夏津县东北部黄河故道中。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占地6 000多亩,百年以上古树2万多株,涉及12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椹果之乡”,是远近闻名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是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
地区 | 桑葚产量 | 桑叶产量 |
---|---|---|
广东 | 1000-1500 | 1500 |
广西 | 1000-1500 | 1500 |
湖南 | 1000-1500 | 1500 |
江苏 | 1000-1500 | 1500 |
浙江 | 1000-1500 | 1500 |
山东 | 1000-1500 | 1500 |
新疆 | 1000-1500 | 1500 |
桑树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泛。桑树喜光照,对气候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水湿,对土壤适应性也很强,喜欢疏松肥沃的土壤。
桑椹可谓是系出名门,因为古人对桑树的评价一直很高。常见的同根不同性的中药有桑枝、桑葚、桑叶、桑白皮等。
桑树貌似分雌雄,雄树只开葇荑花絮,不结果,雌树只开聚合状的结果花,不过既开葇荑花絮又结果的树也有,也就是说雌雄同体。
桑葚树的叶背上有绒毛,叶面很光泽没有绒毛,它的叶片边缘呈锯齿形,有小裂痕,这种树通常是雌雄异株,桑葚树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因为喜温耐寒,所以在新疆地区也有种植。
我生长在黄河故道的桑葚树啊。桑树根的内皮叫桑白皮,是中医治疗肺热咳嗽、喘和行水清肿常用药。桑叶不仅可供养蚕,还可作为药用,具有祛风、清热、明目、凉血功用,是治疗肺咳嗽常用之药。
当桑树与桑葚树,同根同源,形态各异,桑葚为果实,桑叶为叶。被彻底剖析后,轮到桑叶养蚕,桑葚酿酒,潜力无限登场了。
古桑树的新生力量:夏津县的发展实践
桑树与桑葚:同根生,共繁荣
因为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桑葚的市场需求逐年上升。夏津县正积极推动桑树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桑葚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开发桑叶的药用价值,打造一条完整的桑树产业链。
夏津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主任杨瑞君表示,未来,夏津县将继续加大对古桑树群的保护力度,同时,探索桑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让这一古老的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