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养殖需注意水质、温度、饲料等条件
惠盈动保自1999年涉足蛙类市场,多年来致力于研发蛙类养殖相关产品,并推出“金三角”稳健型管理模式,秉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将科学饲养与优质产品相结合,为养殖者提供健康高效的养殖方式。
黑斑蛙,蛙科、侧褶蛙属的两栖动物,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著称。近年来,因为市场需求增加,黑斑蛙养殖逐渐成为热门行业。
条件 | 要求 |
---|---|
温度 | 20~30℃ |
光照 | 趋弱光,避免阳光直射 |
水质 | PH值7~8,溶氧量高 |
湿度 | 70%-80% |
黑斑蛙生长适温为20~30℃,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至5℃以下时开始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可能导致死亡。
黑斑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黑斑蛙适宜的水质PH值为7~8,溶氧量高。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
黑斑蛙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
黑斑蛙食性杂,蝌蚪期为杂食性,植物性、动物性食物都能摄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黄囊营养维持生命,3~4天后开始摄食水中的单细胞藻类和浮游生物等食物。
四、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项1. 及时清除残食、粪便,更换池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减少疾病的发生。
2. 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几只或几十只栖息在一起,在繁殖季节,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静水中抱对、产卵。
3. 白天常躲藏在沼泽、池塘、稻田等水域的杂草、水草中,黄昏后、夜间出来活动、捕食。
1. 投喂的饲料粒径大小以能一口吞食为宜;饲料表面光滑,吸水软化快,不含过多的盐、油脂和异味。
2. 饲料营养全面,蛋白质含量在38%以上。
六、疾病防治1. 定期对养殖场地和黑斑蛙进行消毒,发现病蛙应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疾病传播。
2. 水质管理:黑斑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8℃,湿度为70%-80%。
通过以上对黑斑蛙养殖条件的详细阐述,相信您已经对黑斑蛙的养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养殖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水质、温度、饲料等因素,以确保黑斑蛙的健康成长。
黑斑蛙的养殖环境对其生长至关重要。
1. 饲养密度避免池中养殖密度过大,以免影响黑斑蛙的生长和发育。
2. 变态后黑斑蛙蝌蚪变态成幼蛙后,食物以节肢动物昆虫纲为主,如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等。
五、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