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养殖规模化:利用现代技术
张春树夫妇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他们利用贴息贷款,将蚂蚱养殖从一个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化、效益显著的产业。
项目 | 数据 |
---|---|
贴息贷款金额 | 10万元 |
大棚数量 | 5个 |
大棚数量 | 48个 |
全村生鲜蚂蚱产量 | 1500多公斤 |
农户增收 | 6万余元 |
规模产业化养殖蚂蚱,不仅利用了院落、房前屋后、闲散地等资源,更通过技术培训,让老人和家庭妇女也能轻松管理。这种投资小、效益大、风险小、易管理、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无疑是农业转型的新方向。
合作社的成立,让农户们熟练掌握了蚂蚱养殖技术,实现了规模化养殖。2017年,全村共养殖生鲜蚂蚱1500多公斤,为农户增收6万余元,蚂蚱养殖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张春树夫妇的养殖场,从贴息贷款前的5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48个大棚,这一路走来,他们经历了资金紧缺、技术难题、销售渠道堵塞等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通过不断探索,他们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迎来了蚂蚱养殖的一片“艳阳”。
接下来,他们还要继续扩大规模,把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和乡亲们一起发展致富。正如蚂蚱养殖户王存仓所说:“看着养蚂蚱有前景,周边村民瞧准商机,纷纷前来学艺。”
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设施化,促进了农业转型。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养殖户”模式,统一提供蚂蚱养殖所需的一切资源,让养殖户们无后顾之忧。
老陈夫妇不仅自己走上了蚂蚱致富路,还带动当地几家农户发展蚂蚱养殖,仅此一项,就给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明年,他们计划 到100个蚂蚱养殖大棚。
在养殖技术方面, 要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或木板上铺3—5厘米厚卵均匀撒上,再盖上1厘米厚的土,经过10—15天卵化,到“五·一”前后蚂蚱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出卵后,7天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皮变为成虫,等到80%的蚂蚱交尾后就可以销售或留种产卵。在1—3龄期间,幼虫采食很小在棚内种些小麦便可,经过35天后变为成虫,采食量倍增,除了部分杂草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黑麦草等饲喂。
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面积要根据养殖的蚂蚱多少而确定,养一万只用15平方米即可。因为蚂蚱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大棚后,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支架,用铁丝固定象一个大棚一样,再用纱网做一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一个门口,门口安装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对粘。棚的高度为1.5—2米,4月底必须建好。
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养殖基地”模式,形成蚂蚱产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有效带动集体、群众实现双增收。
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结合云南实际,对谱写新时代云南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昆明市要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示范引领,必须结合昆明市情,以“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乐陵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科长马文凤介绍,在广袤乡村,看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变的机会,不少年轻人像宋立航一样,选择...
蚂蚱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3次。喂养蚂蚱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阴雨天气应当遮盖养殖棚,因地面太潮湿,蚂蚱会不采食而死亡。饲养密度15平方米大棚养殖10000—15000只,密度过大会出现强吃弱大吃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蚕食等情况。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蚂蚱死亡。如果蚂蚱采食了带毒饲草会立即死亡。蚂蚱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蚂蚱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从5月份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于棚内完成第一代叫夏蝗。在7月15日—25日,第二代蚂蚱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在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蚂蚱卵可以自然越冬。待到来年“五·一”,幼蝗会因为气温变暖自然破土而出。一只雌蝗每次产卵一块一只健壮的雌蝗一生能产4—5块卵。初期间隔6天,胜期4天,后期9天。
出栏牲畜45.27万头只,其中羊出栏39.24万只、牛3万头、猪2.4万头、马2514匹、骆驼3422峰、驴380头,骡6头。家禽出栏26万羽;肉产量2.2万吨,奶产量0.6万吨,蛋产量0.028万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木垒县的畜牧业发展呈现了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木垒县是昌吉州唯一的牧业县,草原总面积...
刚刚提到了蚂蚱养殖规模化:利用现代技术,扩大蚂蚱养殖规模,提高产量与效益。,下面我们来说科技赋能,蚂蚱养殖新篇章。
蚂蚱养殖:小昆虫,大收益乐陵市采取政府+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借助盐碱地修复利用,规模化发展蚂蚱养殖。
新垒头镇马吕村:创新产业路径 木垒县畜牧业发展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