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小蚂蚱跳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当旁人问起蚂蚱养殖思路来源时,蒋先进总忘不了他当时的想法与举动。2014年,他返乡当选了群福村主任,自此,蒋先进用蚂蚱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有了平台,他想利用周边荒废的土地发展蚂蚱养殖,走出一条特色的村民致富路。

小蚂蚱跳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伟大进程和历史成就,以偏远的贫困乡村的巨大变迁来印证国家战略。如影片《三年》生动细致地讲述了党的基层干部在西岭村驻村帮扶,发展经济,扫黑除恶,在三年里使得该村旧貌换新颜,改变贫困面貌的故事。

同时,利用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坡种植蚂蚱食用杂草,增加村集体收入。”对于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蒋先进早已有了打算。

2013年夏天,一直在昆明务工的蒋先进,尝到当地的一个“特色”菜,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鲜味可口的菜肴竟然是自己家地里蹦蹦跳跳的小蚂蚱。

水城县盐井乡群福村出了新鲜事儿:村主任蒋先进竟然专门建起大棚来养蚂蚱。群众一度都认为他做了件荒唐事,可小蚂蚱却为蒋先进带来了大效益。

半年多的时间里,已有3户农户加入到蚂蚱养殖队伍中,养殖大棚从起初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20余个。

但蒋先进心中清楚,要想让村民接受这“荒唐”的事,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他一边自己实践摸索,在自己家地里建起3个蚂蚱养殖大棚,一边带领村民到昆明蚂蚱养殖基地参观学习,让村民们了解蚂蚱的市场行情,给村民吃下了一粒“定心丸”。

据悉,蚂蚱特色养殖项目不仅投资少、风险小,而且收益高。2019年,该社区赵庄村组贫困户孙红军成为第一家受助蚂蚱养殖示范户,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殖,今年的第二批蚂蚱喜获丰收,一次收入达千元,一个30平米的蚂蚱养殖大棚年增收可达四千多元,成为该社区继蜗牛扶贫产业之后的又一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笔者走进蒋先进的蚂蚱特种养殖场,放眼望去,20多个白色帐篷在地里整齐排开,走近大棚,便能听到蚂蚱吃草的“嘎吱、嘎吱”声,成千上万只蚂蚱铺满了大棚中的每一寸土地,密密麻麻、成群成串地在大棚中“飞舞”。

养殖规模 养殖周期 产量 收益
20余个大棚 50天 60斤左右 3000元左右

伏峪村还是临朐典型的省定贫困村。今天,让我们来讲一讲伏峪村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

针对小蚂蚱跳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的观点告一段落,再延伸至科技种田,青年致富新篇章。

在群福村,村主任蒋先进以独特的视角,将目光投向了看似不起眼的蚂蚱,引领村民踏上了一条致富之路。

灵感源于一口特色菜
小蚂蚱跳出致富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通过创新农业技术实现脱贫致富的故事
从“荒唐”到“致富” 蚂蚱养殖:小项目,大收益

蚂蚱集食用、药用、滋补于一身,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每斤蚂蚱的市场价格在40至60元之间,且繁育能力强,生长迅速。在蒋先进的带领下,村民们通过蚂蚱养殖,每年可实现每棚收益3000元左右。

从示范到推广 未来展望:打造品牌,共奔小康

蒋先进表示,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打造品牌,让更多村民受益。他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群福村将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