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野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野鸡生长和繁殖

症状 诊断 预防 治疗
病初犬群精神良好,采食正常;个别野鸡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行动缓慢;羽毛松乱、无光;有的排黄绿色稀便,有的排白色尿酸盐样粪便;逐渐消瘦;个别出现神经症状,头颈歪斜,出现神经症状者,很快死亡。 剖检5只病死野鸡,可见病死野鸡小肠内布满长约3~7cm虫体、虫体呈淡黄白色、两端尖;肠壁变薄,肠黏膜严重脱落,腺胃乳头有陈旧性出血点,喉头有黏液;气管环充血,胰脏有出血点,泄殖腔呈条纹状出血带。 改善环境卫生,粪便、垫料要高温发酵。饲槽和饮水器应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野鸡自身免疫力。将发病野鸡与大群隔离饲养,以免排出的虫卵污染环境和器具。禁止野鸡食用污染的水和饲料,减少循环感染的几率。每年定期对野鸡群进行预防性驱虫,一般2~3次,对患禽随时进行治疗性驱虫。 及时隔离发病野鸡,选用左旋咪唑按25㎎/㎏空腹时投服,1次/d,连用3d,间隔1星期后再投服1次。加用禽用电解多维饮水。用药期间,每天更换1次垫料,并用百毒杀1∶1600倍水稀释喷雾消毒。
野鸡蛔虫病的现状分析

野鸡蛔虫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对野鸡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了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蛔虫病导致的野鸡死亡数量高达数百万只,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野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野鸡生长和繁殖

野鸡蛔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行动缓慢、羽毛松乱、无光、排黄绿色稀便、白色尿酸盐样粪便、逐渐消瘦以及神经症状等。诊断主要通过剖检病鸡,观察其小肠内是否存在虫体,以及肠壁、肠黏膜、腺胃、喉头、气管、胰脏、泄殖腔等部位的变化。

为了有效预防野鸡蛔虫病,养殖户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善环境卫生,确保粪便、垫料高温发酵;定期消毒饲槽和饮水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野鸡自身免疫力;将发病野鸡与大群隔离饲养;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一般每年2~3次。

野鸡蛔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隔离治疗和药物驱虫。隔离治疗是将发病野鸡单独饲养,避免虫卵污染环境和器具。药物驱虫则是选用左旋咪唑等药物,按剂量空腹时投服,连续使用3天,间隔一周后再投服一次。

2010年3月,西丰县某饲养户饲养的120只野鸡在12周龄时陆续发病,死亡7只。经过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诊断,确诊为野鸡蛔虫病。该饲养户采取隔离治疗和药物驱虫等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成功控制了病情,避免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结论

野鸡养殖行业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只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野鸡蛔虫病,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少困扰。以下,我们就以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剖析这一问题,并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

病例一:西丰县养殖户的困境
野鸡蛔虫病是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野鸡生长和繁殖

在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经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野鸡蛔虫病。实验室检查发现,野鸡泄殖腔粪便中存在厚壳、深灰色、椭圆形的蛔虫虫卵。

治疗:驱虫与消毒并重 预防:多管齐下的综合防治

野鸡蛔虫病虽然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这一难题完全可以得到解决。对于养殖户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至关重要。同时,这也为我国野鸡养殖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