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白粉病是山楂叶片、嫩枝等部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山楂叶斑病、黑星病、花腐病和白粉病等是常见的叶部病害,对于山楂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降低了山楂的品质和产量。
结合冬季清园,认真清除树上树下残叶、残果及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症状 | 描述 |
---|---|
叶片 | 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斑,严重时白粉覆盖整个叶片、新梢及果面。 |
新梢 | 病梢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纤细,扭曲纵卷,导致梢枯。 |
幼果 | 幼果于近果梗处发病,病果向一侧歪曲,脱落。 |
山楂树白粉病的介绍了,它作为山楂树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山楂树的叶片以及果实、树梢极易产生危害,因此我们在山楂树栽种过程中要重视防治。
山楂的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蔷薇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oxyacanthaedeBary〕。危害新梢、叶片及幼果。病部覆盖白粉层。病梢生长瘦弱,节间缩短,叶片纤细,扭曲纵卷,导致梢枯。幼果于近果梗处发病,病果向一侧歪曲,脱落。
春季温暖干旱,并伴有小量降雨,夏季多雨,气候凉爽的年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生长衰弱的山楂树易感病,且发病较重;生长势强者发病晚,且危害轻;山楂园偏施氮肥,栽植过密,载果量过大、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较重。
发芽前喷波美5。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落花后和幼果期喷洒波美0.3。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4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15-2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特别推荐使用淇林新植保的杀菌剂净白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1000-1500倍液喷雾,即每15毫升兑水15公斤;在发病较严重或发病高峰期,可间隔2-3周再重喷一次,则防治效果更佳。
控制好肥水,不偏施氮肥,不使园地土壤过分干旱,合理疏花、疏叶。
谈完山楂白粉病是山楂叶片、嫩枝等部位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接下来聊聊山楂白粉病防治新策略。
一、山楂白粉病的识别与症状山楂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白粉病的侵扰。这种病害主要侵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初期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斑点,因为病情的发展,白粉会逐渐覆盖整个叶片、新梢及果面。
具体症状包括:叶片出现褪色或粉红色病斑,新梢受害后节间变短,叶片狭长卷曲,严重时甚至干枯。幼果在开花后开始发病,病斑多发生在近果柄处,果实向一方弯曲。
三、新型防治策略与案例分享近年来,因为科技的发展,新型防治策略逐渐应用于山楂白粉病的防治。
某山楂种植园,由于连续两年白粉病严重,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经过专家团队的评估,决定采用淇林新植保的杀菌剂净白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净白1000-1500倍液喷雾,每15毫升兑水15公斤。经过连续两次防治,白粉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产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1.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树势衰弱。
4. 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防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