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冬瓜蔓枯病是冬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冬瓜蔓枯病,又称黑腐病,是冬瓜生长过程中的一大“拦路虎”。它不仅严重影响冬瓜的产量和品质,还让农民朋友们头疼不已。那么,如何有效防治冬瓜蔓枯病呢?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冬瓜蔓枯病是冬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一、冬瓜蔓枯病的症状

茎节易发病,病部初呈暗褐色,后变黑色,病茎开裂,溢出琥珀色胶状物。

叶部病斑多在叶缘处,半圆形黄褐色至淡褐色大病斑,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

花发病引起幼瓜果肉呈淡褐色或心腐。

高温多湿:冬瓜蔓枯病在30℃以上的高温和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和夏末秋初的气候条件下更为常见。

土壤酸碱度过低: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也容易导致植物根系受到病菌的侵害,从而引发病害。

土壤湿度过高:土壤湿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系缺氧,从而降低植物的抗病能力。

1. 选用抗病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干爽、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合理定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抵抗力,减轻发病。

3. 轮作换茬

实行与非瓜菜作物轮作2~3年,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4. 清洁田园 5.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倍液,或75%猛杀生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等喷施。重点喷在瓜秧中下部茎叶和地面。

防治措施 具体操作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耐热抗病品种,如“丰收1号”、“丰收2号”等。
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干爽、排水良好的地块栽培,合理定植,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生长势,提高抵抗力,减轻发病。
轮作换茬 实行与非瓜菜作物轮作2~3年,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来源。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500倍液,或75%猛杀生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硫胶悬剂500倍液等喷施。重点喷在瓜秧中下部茎叶和地面。

冬瓜,作为我国南方地区秋季大棚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其蔓枯病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菜农。这种病害不仅影响冬瓜的产量,更严重时可能导致整个大棚的作物损失。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冬瓜蔓枯病的防治策略。

蔓枯病,顾名思义,主要侵害冬瓜的茎蔓。症状表现为茎节处出现暗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转为黑色,严重时病茎开裂,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叶片上,病斑多出现在叶缘,呈半圆形,黄褐色至淡褐色,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花和果实的发病则表现为果肉呈淡褐色或心腐。这种病害的发病率一般在20%左右,重病田块甚至高达80%,严重时会导致死秧,尤其是秋棚受害更为严重。

冬瓜蔓枯病是冬瓜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防治策略:从源头到养护

针对冬瓜蔓枯病的防治,我们需要从源头抓起,结合科学管理,多管齐下。

防患未然,保障丰收

冬瓜蔓枯病的防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菜农们从种植前到种植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用药,我们相信,冬瓜蔓枯病这一秋季大棚的“隐忧”终将被有效控制,为菜农们带来丰收的希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