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池塘单养细鳞鲳鱼,需掌握鱼种放养技术

细鳞鲳鱼,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养殖户青睐。只是,要想在池塘中单养细鳞鲳鱼,掌握鱼种放养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揭开这一神秘面纱。

池塘单养细鳞鲳鱼,需掌握鱼种放养技术
出塘时间及养殖者的管理、技术水平等条件而确定 鱼种消毒

细鳞鲳鱼种在放养之前,必须进行药物浸泡消毒。消毒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每次浸浴的时间应根据鱼的具体反应情况灵活掌握;

药浴用的药水只能用一次,用后要一起倒入池中;

药浴不要用金属容器,避免产生毒性反应。

方法 操作步骤
食盐水浸泡 用5‰食盐水浸泡30分钟
亚甲基蓝浸泡 用1—2毫克/升亚甲基蓝浸泡30分钟
土霉素浸泡 用1—2毫克/升土霉素浸泡1小时
放养密度

细鳞鲳鱼的放养密度应合理,一般8—12厘米的冬片鱼种,亩放养1000—1200尾。为改善水质,可搭养少量鲢鳊鱼,鲢鳊鱼搭配放养的比例为4—5:1。

池塘条件

池塘是提供鱼类栖息、生长的场所,其环境条件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支配和影响养殖鱼类的生活和生长。池塘单养细鳞鲳,要求商品鱼品质好、单位面积产量高、成本低,从而可获得最高的养殖效益。

混养细鳞鲳

细鳞鲳可作为搭配混养的品种,在以同鱼类为主的成鱼池或鱼种池中进行混养。在成鱼池中混养,以放养较大规格的细鳞鲳冬片鱼种效果最佳。

优质的鱼种是实现细鳞鲳鱼养殖高产稳产的前提条件。放养的隔冬鱼种,应选择全长达8—12厘米、体质健壮、鱼体肥满结实、规格整齐、体色鲜艳、体表光滑、鳞片与鳍条完整无损、游动活泼正常、溯水性强、无寄生虫寄生、无病的鱼种。

日常饲养管理

鱼的一切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都要通过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效能,获得理想的鱼产量。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巡塘观察、投喂、水质管理等。

投喂方法

细鳞鲳鱼种刚放养开始投喂饲料时,要注意定时定位进行摄食行为的训练。细鳞鲳在生长过程中的食性是从动物性向杂食性转变,它能很好地摄食池塘中的浮游生物、藻类、植物和动物性饵料,同时也喜食各种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和各种商品饲料。

当池塘水温达20℃以上时,应及时放养细鳞鲳鱼越冬鱼种。长江以南地区常在5月初,此时鱼种入池即可摄食,而池塘的环境条件较越冬温室更有利于细鳞鲳鱼的生长。

亩放养量=÷预计成活率

优质鱼种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在选择隔冬鱼种时,我们要挑选全长达8-12厘米、体质健壮、体色鲜艳、无病虫害的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5‰食盐水浸泡30分钟,亚甲基蓝1-2毫克/升浸泡30分钟,或土霉素1-2毫克/升浸泡1小时。消毒时需注意,药浴时间应灵活掌握,药水只能使用一次,且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池塘单养细鳞鲳鱼,需掌握鱼种放养技术

池塘水质直接关系到鱼类的健康生长。养殖过程中,需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溶解氧在5mg/L以上,氨氮在0.5mg/L以下。适当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微生物制剂,维护水质稳定。

案例分享

某养殖户位于我国南方某省,2019年尝试采用细鳞鲳鱼池塘养殖。经过精心选种、消毒、放养,并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把控水质和投喂技术,最终实现了亩产300公斤的高产。该案例充分说明了,只要掌握好养殖技术,细鳞鲳鱼池塘养殖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未来展望

因为细鳞鲳鱼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我国细鳞鲳鱼养殖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养殖户应关注市场动态,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提高细鳞鲳鱼的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4827.html